治理|双特谈双减? | 提高教学质量、校外培训治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是如何做的!( 六 )


“双减”政策实施后
家长们的心态调节

治理|双特谈双减? | 提高教学质量、校外培训治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是如何做的!
文章图片

刘秀华(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
“双减”政策实施100多天了 , 孩子们的校内作业和校外学科培训减少了 , 课外自主支配的时间多了 。 很多家长松了一口气 , 因为不需要被他人“内卷”了 , 从经济和精神上都可以解放一些 。
也有些家长反而更焦虑了 , 担心作业减少了孩子会不会懈怠 , 又担心管多了会引发更多的亲子矛盾 。 这些过于焦虑的家长 , 可能没有明白“双减”的实质 , 表面上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 实质是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作为父母 , 我们减的是压力而不是责任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不仅是教育者要思考问题 , 更是家长要深思的问题 , 您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成功 , 真的不是孩子成绩有多好、地位有多高、家业有多大等外在因素 , 而是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 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我管理、适应环境、承担责任 , 当然 , 这更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 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 既是双减的目的 , 更是家长送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最有价值的礼物 。
(可滚动查看)

鼓励交往 , 提高孩子归属感
每个人都有归属的需要 , 孩子需要被人们所接纳 , 早年归属他所在的家庭 。 一个人童年早期能够形成安全的母婴依恋关系 , 会给孩子的人格造成一定的影响 。
上学以后 , 孩子要归属班级和同伴群 。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满足我们的归属需求 , 还提升抗挫折的能力 , 使我们更健康和积极 , 更敢于迎接挑战 , 也更加热爱生活 。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发布《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 。 报告以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经济体和5个国际组织的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为分析对象 。
结果显示 , 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第一位就是: 沟通与合作 。 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幸福的重要因素 , 也是未来世界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证明 , 人生幸福的关键是爱、温暖和亲密关系 。
一个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 , 在面对挫折时 , 他可能会选择拿自己开个玩笑 , 和朋友一起运动流汗宣泄 , 接受家人的抚慰和鼓励 , 这些“应对方式” , 能帮一个人迅速进入健康振奋的良性循环 。 反之 , 一个没有社会支持的人 , 则遇到挫折时往往得不到援手、需要独自疗伤 。
家长在与孩子平等沟通的同时 , 更要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 , 在交往中学会表达、倾听和共情 。 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 , 增加自己的价值感、效能感、意义感 , 提高自己的积极情绪 。

理解信任 , 培养孩子自我效能感
面对“双减”后的孩子 , 有些家长很焦虑 , 担心孩子不会自主管理时间、贪玩、学习不好影响将来、玩手机或看电视会上瘾等等 , 很多的担心让父母忧心忡忡 。 于是反复提醒、多次嘱咐、不停唠叨 , 恨不得能够像一台直升机一样 , 时刻盘旋在孩子上方 , 观察、监督、指导 , 对孩子全方位的把控 。
家长身心疲惫 , 孩子满腹牢骚 。 家长诸多的担心背后 , 表面上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 实则是家长对孩子的不放心、不信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