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北大老师: 超30%北大新生被“空心病”缠住, 到底是谁的问题? | 文化纵横( 四 )


2. 父母和孩子的代际差异
我还遇到过一个想要自杀的高中生,她的父母特别着急带她过来 。我就问他们,什么是幸福 。
这对60后父母就是通过小镇做题家的方式,一路做到大学教授,他们觉得幸福就是吃饱穿暖 。女儿一听就急了,因为她从来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经历,对她来说,幸福就是父母能够和她平等尊重地对话,她自己对生活有一定的决定权 。
不要说两代人的差异,就算是一代人也会有隔阂 。比如我是某个游戏的粉丝,一类书的粉丝,这种亚文化圈之间也有价值观的差异 。
3. 评价体系极其单一
虽然我们的文化环境是多元的,但是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却只有成绩,这就是荒谬的 。我觉得如果教育有一个评价标准的话,那最应该评价的就是立德树人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态度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技能和知识 。但现在的评价体系,连技能都不一定要有,只有知识 。做实验你都不需要会做,只要考试考得好就行 。
所以,当成绩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那么为了争这个好成绩,孩子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抗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薄弱,孩子成为了整个社会压力的最终承载者,难免不出问题 。
4. 功利化的教育
在西方,空心病的起源和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社会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灵魂却丢了 。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思想下,什么都可以买卖,但是人们却丢掉了自己的精神信仰 。
那么在中国,空心病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资本化和功利化的教育 。分数、升学率都成为教育GDP的指标,都会被转化为经济收入 。学校、机构出名了,就可以收很高的择校费、代班费,然后就成为一门产业 。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对人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导致空心病愈演愈烈 。
为什么我们现在说有很多孩子成了精致利己主义者,就是因为有精致利己主义的家长和老师 。从一些标语中就能看到这种思想,比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把其他同学都当成敌人,学习变成了危机之源,这是多么荒谬的价值观 。
▍预防胜于治疗,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观
最后,我想谈一点解决方法 。
第一,我觉得人类始终需要一种智慧,知道财富的意义是什么 。
我认识一位瑞士朋友,她对我的教育观影响很大 。当时她来中国访问,我们都恰好在读博士,我问她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她说是中世纪失传的一种古拉丁语的分支 。
我问她,学这么生僻的一个领域,瑞士国家也不大,毕业以后可以干什么呢?毕竟这个专业听起来不是很有用她告诉我,整个瑞士和她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职位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导师的工作 。但是只要她的导师不退休,她就只能做导师的助教,做一个临时工 。
我继续问,那你怎么会愿意去做一个挣不到钱的工作呢?至少要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吧?她说因为她喜欢这个专业 。然后我也意识到,瑞士很富裕,公民基本都不缺钱 。而钱也让我们多了一些选择的自由,这就是财富的意义 。
比如说我们这代70后,我现在积累了一点财富,我对我女儿表达爱的方式是什么?不是让她去买什么车子房子,而是让她可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哪怕这个专业挣钱不多,但是只要她喜欢就好 。所以物质基础就是让我们有更多选择的自由,让我们能够以不功利的态度去学习,从自己的兴趣、价值、意义的角度去选择 。上大学不是为了找高薪的工作,上名牌大学也不是为了一定要进四大行 。
所以人除了生物和心理以外,还要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是优秀的人可能越不是物质或者金钱能够满足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