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 , 如果我们总是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才是对的 , 什么才是好的 , TA就会习惯于继续等答案 , 听老师讲的、家长说的 , 看书里写的...而绕过了自己去思考、推理、质疑的过程 。
这本书是一个侦探故事 , 结局是两位少年侦破了连FBI都束手无策的案件 , 所以它的内容本身就充满了鼓励思考、质疑、不迷信权威的色彩 。 作者曾在采访时谈到 , 她最想表达的是“孩子是很强大的思考者 , 他们的想法非常有价值 , 很多连大人都难以企及 。 ”
阅读这样的故事 , 孩子很容易把自己放到主人公的角色里 , 一路思考、推理 , 不放过任何细节(从上面逃逃在书上做的标注就可以看出来) , 从而也对自己的思考能力更有自信 。
一些有难度的东西 ,
比如烧脑的逻辑思维 ,
怎么让孩子愿意去做?
谈到逻辑思维 ,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刷那些烧脑的数学、逻辑题 , 如果孩子本身就对这些题目上头当然很好 , 但如果不喜欢不感冒 , 或者有畏难情绪呢?
这本书给了另一个思路 , 一些设计得好的阅读文本 , 能让孩子不知不觉地“陷入”到逻辑推理中去 。
比如书中一开始呈现了案件发生的区域地图 , 里面就已经含有线索 , 小读者们需要对重点建筑物的方位、相对位置了如指掌 。
文章图片
再比如书中还设计了一种加密方法 , 小读者需要先熟悉这套方法 , 手动解密才能掌握关键信息 。
文章图片
另外 , 全书还用一种叫"Pentominoes"五联牌的数学工具贯穿 。 当迷雾丛丛 , 身边的老师、同学甚至自己的父母都变得有嫌疑时 , 两个孩子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去解开一个个code才能找到线索 。
文章图片
你看 , 同样的内容 , 如果拉出来变成数学题、逻辑题 , 效果肯定也类似 , 但孩子不一定感兴趣 。 而带着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 , 烧脑的过程就不见得那么枯燥了 , 娃更愿意去挑战 。
艺术启蒙怎么搞?
最后这个是重点 , 虽是阅读作业 , 实际上这本书兼顾了艺术启蒙的功能 。
因为是对名画的侦探 , 所以老师会顺着书的内容 , 启发孩子对艺术进行探索和思考 , 比如考虑“什么是艺术?”
记得当时逃逃做了个小project , 在网上找一副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 收集它和作者的相关信息 , 在班里和同学分享和讨论 , 分析为什么它算一件艺术品 , 好在哪里 , 有什么收藏意义等等 。
这些当然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 但它能触发孩子去查找 , 看看别人怎么说;去体会 , 想想自己觉得怎么样 。
顺着阅读 , 孩子能了解到很多不同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故事 , 比如毕加索的作品和他那句名言 , “Art is a lie that tells the truth. 艺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 。 ”
文章图片
还会做一些细致的观察和比较 , 比如下面两幅“维梅尔的画” , 左边是真迹 , 右边是假画(这是一副非常有名的假画“读乐谱的女人”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查它的故事) 。
让孩子观察分析它们的区别 。 这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 甚至根本没有答案 , 孩子完全可以大胆去各抒己见 。
推荐阅读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作十年后,才发现老师和公务员竟有这么大的差距,你选对了吗?
- 本科生|仅4.3%本科生毕业后月入过万:钱好挣,是年轻人最大的错觉
- 中小学|在小学和初中,为啥同届孩子中年龄大的成绩更好?出生月份有优势
- 清华大学|我国百强大学排名更新,清华仍旧稳居高位,浙大的排名备受争议
- 王思聪|王思聪说自己放在国外是学渣,放到中国就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
- 冰球|“一直努力超过别人”:是教育最大的殇!
- 现代教育|刘擎:现代教育模式的代价是巨大的,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危机 | 头条
- 高校|孙卓的学校是“寄宿制”,和“走读制”学校,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 高校|作为广东第一高校,为何中大的录取分数却不如武大、华科呢?
- 高斯|高斯狂想曲,非常强大的高斯积分(求解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