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铮|北大附中校长王铮被免职背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 四 )


对此 , 檀传宝指出 , 类似的事件在中国教育改革史上反复出现过多次 。
檀传宝回忆 , “十余年前 , 南京市的学校比较重视素质教育 , 南师大附中等学校办学非常灵活 , 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 , 后来由于出现南京市的中学高考赢不过偏应试教育的苏北地区的情况 , 最终是以南京市的学校大量引进苏北地区的校长 , 将苏北模式搬到南京的方式 , 来止歇舆论的 。”
在分析王铮去职的原因时 , 檀传宝认为 , 一方面是王铮本来快到退任的年龄了 , 另一方面可能不排除家长施加的压力起到了一些作用 。
令一些人疑惑的是 , 在素质教育已被提倡多年的背景下 , 在开放、包容、创新的深圳 , 为何王铮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时也会遇阻?
在陈志文看来 , 这说明 , 王铮面临的问题更多不在于体制机制的影响 , 而在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理念、价值观等难以撼动 , 当社会评价仍然停留在分数、名校、学历的背景下 , 相关的教育改革寸步难行 。“比如 , 王铮认为应该是这样一种教育 , 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应该是另外一种教育 。”
此外 , 陈志文分析指出 , 人们对很多方面的问题的看法可能会受区域发达程度、开放程度等影响 , 但在教育方面 ,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或者说家长在意的方面却是出奇一致的 。深圳家长并没有因为深圳是开放创新城市 , 而对可能影响升学率的教育改革有更大的包容度 。
类似的 , 檀传宝强调 , 很多教育问题实则是社会问题 。儒家文化深信“万般皆下品 , 惟有读书高” , 加之东亚社会“人的现代化”总体上完成得不够好 , 人身依附、等级观念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 大家都只想自己的孩子做“人上人” , 不愿意做普通劳动者 , 这些才是关键所在 。
也因此 , 陈志文说 , “有人把王铮身上的争议 , 简单标签化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 , 但争议背后远没有这么简单 。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感受都是客观的 , 但也不是客观的 。”
陈志文认为 , 这些争议从侧面深刻反映了中国教育面临的复杂情况 , 以及困境与尴尬 。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不包括升学率”
当重新审视、评价王铮这些年在北大附中进行的改革时 , 多位教育界人士指出 , 王铮是一个有教育理想、值得尊敬的人 , 但其改革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误区 。
“王铮在教育方面的一些评价标准 , 跟现有考试招生制度下的一些标准存在差异 , 这导致他的教育改革在家长端产生了一股张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
在储朝晖看来 , 王铮做的不是教育改革 , 而是尽可能按照他自己理解的教育来办教育 , 比较看重个体内在天性的发挥 。“在教育理论上 , 它是一种观念 。但是 , 这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办教育不能够按照我们某种单一的观念来办 , 而是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实际来办教育 。人的天性本身也是有多样性的 , 每个不同孩子的天性的充分发挥 , 也只不存在于某一种方式 。”储朝晖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