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中国教育报》整版深度报道圣卓实验学校家校共育做法( 四 )



家校|《中国教育报》整版深度报道圣卓实验学校家校共育做法
文章插图
家长开设活动课程
7.无边圣卓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将班级搬到了线上,家长学校课程也随之开到了线上,让班级文化延伸到了家庭。为了学生成长学习不受影响,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启了线上学习。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周末晋级、主题班会全部按照线下的时间节点进行,保障学生在家的学习有规律、有效率、有班级归属感。课程参考线下的课程表完善设计。备课、上课、研讨参照线下方式进行,构建了居家防疫期间的线上学习模式,取得了理想效果。学校还每周开设一期线上家长学校课程,讲师团认真磨课上课,在线上和家长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居家防疫期间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这两件事情充分验证了家校共育、家校社协同的重要价值。学生居家学习,有家庭与社区的双重保障,学校教师放心;开展线上学习,让家长在屏幕上看到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组织班级活动的理念和方式,学生家长安心;线上家长学校课程指导家长建设文明家庭,倡导亲子共读写、共运动、共美食、共劳动,孩子主持家庭会议,落实“今周我当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连接了家长和社会,悦纳凝聚了各种积极有效的力量,共同服务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居家防疫期间,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的“无边圣卓”默默生长,并悄然结果。
8.食育圣卓
学校十分重视“食育”。饮食文化既关乎学生当下的健康,也关乎民族未来的希望。为此,圣卓实验学校的食堂不只是学生吃饭的地方,也是学生享受健康食品、体会饮食文化的“打卡地”;是享受美味佳肴的所在,更是学习孔子“食不言”等文明礼仪的教育圣地。食堂还是学生家政课程的体验基地和家长贡献专业技能的地方。学生可以申请走进餐厅参加帮厨课程,家长担任“食育”讲师进行现场指导。食堂的工作既是职业体验,又是劳动体验,由此养成的饮食观和饮食素养会在学生心中扎根、开花、结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终身。
如何将“食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中并影响和带动家庭?圣卓实验学校家委会举办了“圣卓食育进千家”活动,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运作方式。比如要求2020级学生每人都要在周末做出一道菜,并向父母介绍菜的加工过程、营养价值和做菜的体验;2018级的几个班采用了家长点菜、学生研究实践的模式,既要可口又要保证营养价值,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理能力。这种研究、实践与家庭劳动的过程结合,学生能够从中体会父母平时从事家务劳动的不易,生成感恩之情。

家校|《中国教育报》整版深度报道圣卓实验学校家校共育做法
文章插图
家·校·社长跑比赛
9.赏识圣卓
在圣卓实验学校,有一棵树常常被提起,这棵树叫“赏识树”。它在教室里、宿舍里、家庭里生长,学生所在处处可见。“拿着放大镜寻找他人的优点、赏识他人的优点,并形成习惯”是学校的一个育人目标。“赏识树”是用废旧纸箱剪切绘画而成的,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学生每天都要赞美5个人,把他们的名字记在“赏识树”上;每天都要发现身边人的一个优点,把它记录在“赏识树”上。久久为功,优化情绪、培育自信、发现美好,学生带着这样的愉悦感学习、生活,敏锐地捕捉当下的幸福感,学习的动力自然也就足了。
为了持续推进“赏识圣卓”,学校设计开展了“爱在365”活动,一年12个月每月安排一个主题项目。例如1月为“爱语月”,要学习将语言和爱有机结合进行表达,教师和家长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营养”,为学生赋能,为家庭“增彩”,激发彼此的内在系统。每个月月初有启动仪式,月底有结课仪式,一年形成12套系统的家庭幸福实践方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