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九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 二 )


一、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
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 。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 。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
【三四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九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二、创设情境,深挖题目内涵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作文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学生思想认识是否正确 。因此,作文教学中始终要把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作为教学的目的,并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 。如,我给学生出《可爱的家乡》一题,不是对学生空洞的说教,让学生来写家乡的可爱,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是发动学生深入调查,并要求做好记录,通过调查使学生一致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 。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依据情境创设,深入挖掘出题目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整理清楚作文的思路,扣住作文的重点,为作文的“航行”点燃一盏明亮的“航标灯” 。
三、合理命题,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的老师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 。作文是现实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命题作文要结合现实生活,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的作用,犹如火种投入干柴,使之熊熊燃烧 。反之如果题目不当,脱离实际或者公式化,学生作文就会感到无米下锅 。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不说空话、假话,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积累,那么我们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为此,作文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命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使每次作文在学生布局谋篇时,突破一个难点,突出一个重点
教师必须思想端正、目的明确,在教学前要想出好题,从有利于学生产生写作的,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材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想象力为出发点,不要在命题上为难学生 。
2 。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班级里,学生有家庭状况的差异,如有的随父母坐过飞机,看过大海,登过高山,有的则从没出过远门,若教师让学生写大海、高山之类的文章,一些学生就无法可写 。为此,我们可能出半命题作文,如《我第一次……》或《我爱……》,让学生去补充完整后再去写 。此外,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还必须注意要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及时性 。
四、把握写作要求,训练审题能力
要做好作文,把握题意是写作的基础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第一是析题的训练 。可将一些题目让学生详细剖析,把握题目的“表”与“里”,“露”与“含”的意思 。围绕题目提几个“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自问自答,直到能回答出“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如《挖泉水》,学生可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挖泉水?什么时候?为什么挖泉水?怎样挖泉水?结果如何?”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就抓住了重点词“挖”理清了事情的发展顺序 。《记难忘的一件事》,要抓住“难忘”;《记有趣的一件事》要抓住“有趣” 。第二是辨析训练 。可将一组题目,要求学生比较,区分异同,弄清要写的内容、中心及角度 。如《记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与《记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同学》进行比较,后一个范围较大,除了写勤奋学习之外,还可写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等内容 。此外,还要有选题、配题、拟题训练等 。如果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写作文,就能迅速地找到一把通过“审题关”的“金钥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