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 四 )


郑伯克段于鄢艺术特点1.人物个性鲜明 。郑庄公老谋深算,阴险狡猾 。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同胞兄弟「纵其欲而使之放,养其恶而使其成」(宋人吕祖谦语,见《东莱博议》),充分暴露共叔段的「不义」 。所以当姜氏「请京」,太叔「收贰」时,他都尽量满足,并驳回大臣们的建议 。但当共叔段「将袭郑」时,他先发制人,一举把他赶到了「共」,绝除后患 。庄公的阴险,还表现在对待母亲明显违反原则的请求(如「请京」),也不劝阻;对待弟弟的越轨行为(如「收贰」等),从不进行教育 。他是有意养成共叔段的恶性 。共叔段恃宠恣肆,贪婪愚蠢 。他在母亲溺爱下,恣意妄为 。在得到京城后,肆意扩大势力范围,并发展到举兵起事,想夺取整个郑国 。他的愚蠢表现在他只知「贪」而无一点「谋」 。他丝毫不了解庄公已为他布下了天罗地网,让他「自及」,结果只落得「出奔共」的下场 。姜氏这位贵妇人毫无原则观念,任性偏心 。生庄公难产,就视若仇人,并且置立嫡立长的宗法制度原则于不顾,想废长立幼;没有达到目的,又为共叔段「请制」「请京」,甚至做共叔段的内应,企图灭掉庄公,与庄公毫无母子之情 。
2.叙事线索清晰 。作者紧紧抓住以郑庄公为一方,以姜氏、共叔段为另一方的矛盾冲突这一线索,围绕争夺权利这一焦点安排叙事线索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人物和矛盾的起因;第二部分(第二—四段)叙述矛盾冲突的发生和发展;第三部分(第五—六段)写矛盾的 *** 和结局 。在叙述事件经过时,有以庄公一方为主,省去了许多笔墨,使得文章不但线索清晰,而且文字简洁 。
3.写法详略得当 。《郑伯克段于鄢》详写的地方有二 。一是庄公一方商讨对付共叔段 。庄公与祭仲、公子吕的对话写得很详,这是为了表示庄公的老谋深算,阴险狡猾;同时也交代了共叔段「举事」的经过 。另一处是「掘地见母」,宣扬了儒家的「孝」道 。《郑伯克段于鄢》略写的地方是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和共叔段被打败的经过 。这种详略安排,有利于突出主题 。
郑伯克段于鄢赏析《郑伯克段于鄢》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的一个片段,却俨然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文章把发生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这一历史事件,具体可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仿佛真的进入了时间隧道,面对面地聆听历史老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一事件的缘起、发生、发展和最后结局 。从而,不仅让我们明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相关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而感悟到郑国最高统治者内部夺权斗争的尖锐性和残酷性 。
《郑伯克段于鄢》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记叙得法 。此文并不平铺直叙地记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是紧紧抓住相关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及其言行展开记述 。这样,不仅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正是相关人物的固有个性决定着事件的发展和结局;同时又使我们在事件的发展和结局中,更清楚地看到了相关人物的固有个性 。
通过《郑伯克段于鄢》,我们还可以深刻地感悟到《左传》的一种总体行文特点,即不著一褒字,也不著一贬字,而褒贬自在其中 。这种手法,也正是《春秋》一书所用的手法 。即后来常说的「春秋笔法」 。即如我们所说的郑庄公阴险狡诈、姜氏偏心溺爱、共叔段贪得无厌,并非作者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他们各自的言行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好的叙事体作品,作者的倾向是在真实而客观地叙述和描写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的 。
《郑伯克段于鄢》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把郑庄公老谋深算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郑庄公先封叔段于京,又听任叔段"不度","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收贰以为己邑",最后"伐诸鄢",有人认为表现了庄公的"仁慈"和"忍让",有人却认为他是有意"养成其恶".此事是春秋开篇的第一则故事,除了说明多行不义必自毙之外还讲说了兄弟的悌,以及后面颖考叔劝君,庄公掘地见母表现出的孝及君臣之义,是孝悌故事中的经典 。
「遂为母子如初」的结尾,有人称之为丑剧,亦不为过,像姜氏母子这样早已失去了普通人性的典型人物,在经过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挣斗之后,能够毫无芥蒂再叙什么天伦之乐吗?何况在刚出生之时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遂为母子如初」的「初」字就缺乏依据,显得勉强了,血腥的厮杀早就把统治阶级竭力宣扬的那层薄薄的「孝悌」的外衣撕得粉碎了 。无怪乎史官对此事的评论也感到为难了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是作者针对颖考叔而说的 。将孝道永赐予汝之族类,似乎是郑庄公受到颖考叔孝母的感染,其实不过是庄公借此就坡下驴 。他之所以欣然接受颖考叔的建议,不过是企图缝补这些破碎的外衣,掩盖已经充分暴露的肮脏的躯体和丑恶的灵魂 。这也是千古奸雄的伎俩,因为在这里郑庄公又集中地表现了他的伪善,而伪善是永远和丑恶伴随在一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