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人教版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 七 )


④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均在赤道平面上 , 即所有的同步卫星都在赤道的正上方.
⑤同步卫星的高度固定不变.
特别提醒
由于卫星在轨道上运动时 , 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给了向心力 , 产生了向心加速度 , 因此卫星及卫星上的任何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例:已知某行星的半径为R , 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的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为T , 该行星上发射的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v , 求同步卫星距行星表面高度为多少.
规律总结: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和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物体的比较
1.近地卫星是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的卫星 ,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同步卫星是在赤道平面内 , 定点在某一特定高度的卫星 , 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是地球的一部分 , 它不是地球的卫星 , 充当向心力的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与重力之差.
2.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共同点是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同步卫星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共同点是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当比较近地卫星和赤道上物体的运动规律时 , 往往借助同步卫星这一纽带 , 这样会使问题迎刃而解.
五、卫星、飞船的变轨问题
例:如图所示 , 某次发射同步卫星的过程如下: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 , 然后再次点火进入椭圆形的过渡轨道2 , 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 , 2、3相切于P点 , 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答案】 D
规律总结:卫星变轨问题的处理技巧
1.当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由
由此可见轨道半径r越大 , 线速度v越小.当由于某原因速度v突然改变时 , 若速度v突然减小 , 
卫星将做近心运动 , 轨迹为椭圆;若速度v突然增大 , 则
卫星将做离心运动 , 轨迹变为椭圆 , 此时可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分析其运动.
2.卫星到达椭圆轨道与圆轨道的切点时 , 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同 , 所以加速度也相同.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4
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 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 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
(说明: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概念 。在本节教学中 ,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 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 更为重要的是这节课以以上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 ,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
教学重点:
1、以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 , 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创造 , 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 阅读教材 , 相互讨论 , 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培养起后进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自学、观察、分析、创造的能力 , 及在学习中相互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 自学讨论 , 探究学习 。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幻灯片 , 学生观察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