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格式( 三 )


4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 。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
5 、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 。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 。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完善对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特殊性质的认识,理解材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6 、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 。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
7 、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
8 、初步了解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空气的存在,通过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性的理解 。
9、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 。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
六、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 。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
2、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了解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能够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自己最近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的有效的发展 。
3、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利用好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学改革的主人,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有利的资源,上好每堂课 。
4、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时对于相同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 。在合作探索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 。
5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力求让学生理解科学,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体系,养成善于综合与联系的思想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6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
七、课时安排:
概论: 一课时 课文: 三十课时
复习: 三课时 其他: 机动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格式3
一、执教教师:李老师
二、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第二册
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简析:
本班上学期期末考试20人,人均得分83.1分(满分50分);及格15人,及格率为75%;40分以上4人,优秀率为20%;权重41.74分 。名次位于全镇第二,成绩比较好 。
四、学生情况分析:
1、生源分析:本班一共20人,乡内学生19人,外乡1人;走读生12人,住校生8人 。走读学生较多,但距离学校较远者教多,而且家庭主要成员大多外出打工,孩子在家学习处于无辅导、无监督状态,给学习带来一定影响 。
2、学生学习状态分析:这些学生喜欢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但分析、理解、领悟能力较差,教学中需要教师多耐心、细讲解、巧引导 。学生面对七科考试科目,学习任务重,思想压力大 。
五、教学任务及要求:
1、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28课,分为四个单元 。课表每周安排三课时,全学期实际上课15周,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