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之美笙 笙是什么乐器

笙是什么乐器(中国古代乐器之美)笙是我国汉族古老的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对西方乐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它属于笙簧乐器家族,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乐器的鼻祖 。发音清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

中国古代乐器之美笙 笙是什么乐器

文章插图
形式
目前已知最早的笙器物是笙,出土器物6件,包括12、14、18管 。芦苇由竹子制成,它的身体被涂成黑色,带有精美的装饰 。汉代以前,盛、隗嚣在朝廷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隗嚣相对更为重要 。
盛斗是葫芦做的,吹口是木头做的,十几根长短不一的竹筒呈马蹄形排列在盛斗上 。唐朝以后,表演者把盛水桶改成了木头 。后来,在传播之后,他们用铜桶代替了木桶,芦苇也从竹子变成了铜 。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笙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乐器制造商和音乐家不断对笙进行改革,先后试用了放大笙、键控笙等多种新品种 。,克服了音域不广、无法变调、不方便快速演奏的缺点,给盛带来了新的活力 。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通透,中音柔和饱满,低音深沉深沉,音量洪亮 。而且,在中国传统管乐器中,它也是唯一能演奏和声的乐器 。在与其他乐器演奏时,可以起到调和音色、丰富乐队声音的作用 。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笙有时使用高音、中音和低音 。
历史的发展
笙是我国汉族古老的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对西方乐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8年,中国湖北省睢县曾侯乙墓出土了几件距今2400多年的蜀笙,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笙 。殷朝(公元前1401-1122年)时,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和”()这个名字 。春秋战国时期,盛极一时,与禹共存 。在当时,它不仅是伴随声乐的主要乐器,而且以合奏和独唱的形式出现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龟兹与笙仍并列使用,但龟兹一般只用于雅乐,逐渐失去了历史意义 。但是,隋唐时期的九岩曲、清曲、西凉曲、高丽曲、苦茶曲等都使用了笙 。当时盛的形制主要有十九泉、十七泉、十三泉 。唐代又有十七春义管笙 。除了17-spring,还有另外两个正义管道,需要的时候临时安装 。早期的笙是竹子做的,但后来是铜做的 。明清时期,笙的造型多种多样,有方的、圆的、大的、小的 。
中国古代乐器之美笙 笙是什么乐器

文章插图
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芦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 。它随着弹簧和管子的振动而发声,簧片可以在弹簧架内自由振动 。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弹簧的乐器 。
史书记载补充了黄三书中的记载:“女娲姓是一种神圣的美德,与黄生同称女Xi姓 。”但是,当时女娲没有笙,只是把它当作笙泉使用 。这时的笙簧是用竹子和木屑做成的,只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在唐、禹、夏、商时期,葫芦的干壳里插了几根竹簧管(这种笙至今仍为云贵交界地区的苗族、傩族所用) 。
早在3000年前的商朝,中国就已经有了盛的雏形 。出土的殷墟甲骨文(公元前1401年~公元前1122年)中有“和”的记载 。“他”是后来萧声的前身 。《尔雅释乐》记载:“大盛为巢,小盛为和 。”
在中国古代乐器的分类中,笙是一种乐器 。潇雅·鹿鸣在《诗经》中写道:“我有客,吹笙 。吹笙鼓春,筐是将军”,可见当时笙已经很流行了 。从战国到汉代,两种类似的乐器——笙和簋被一起记录下来 。有周立春在关;“盛师傅……”“笙”是官名,其职责是教授和学习钹、笙等乐器 。笙与笙的区别在于笙身小,春少;钹很大,有许多弹簧 。早期两者都是用嵌弹簧的编织管插入葫芦中,以葫芦为共鸣体,所以有文献认为钹是不同形状的笙,如《吕春秋·仲夏》中的高绣注:“钹为最大笙” 。春秋战国时期,笙是一种重要的乐器 。曾经,它在法院、贵族或公民中广泛流行 。
东汉《说文解字》记载有三十六泉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根芦苇,有22根管子,用来制作鲈鱼,弹簧是铜片做的 。从出土的西汉百戏陶俑和东汉百戏石刻也可以看出,桂在百戏乐团中占有重要地位 。
唐代有一种隋代的古乐,但在九曲、十曲中已不再使用,而盛在隋代的九曲中使用,清曲、西凉曲、高丽曲、龟兹曲在唐代的十曲中使用 。唐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笙演奏家,他们的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唐代很多诗人也为盛写过诗 。
到了宋代,就消失了 。十三个教坊中,只有笙色,没有徽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