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指标及3个影响因素 数据分析常见指标及影响因素是什么

产品经理需要掌握一定数据分析能力 , 这里持续总结日常工作中用到的数据分析方法 , 本篇先简单聊一下数据指标的应用 。
几种通用型数据指标无论是对于什么样的产品 , 我认为下面的这几种指标都会在产品工作频繁用到 , 接下来简单讲一下我对这几种指标的理解:
(1)新增数据:新增设备数、新增注册数、注册转化率
通过观察这几个数据 , 主要用于两个用途:
其一 , 初步评判各渠道流量质量 , 匹配度 , 成本 。 目前市面上App流量的主要来源无外乎以下几种渠道:
  1. 手机厂商自家应用商店(华米ov等应用商店)
  2. 第三方应用商店(应用宝 , 360应用商店)
  3. 信息流广告投放(抖音 , 快手 , 头条等)
  4. 品牌 , 裂变 , 自然流量 , 口碑传播等
通过对比各类渠道的新增设备数 , 新增注册数 。 可以了解到目前流量来源分布占比 , 并依此去计算渠道投放成本 。 即单用户成本=总投入成本/有效新增用户数(不同产品对有效定义有差异) 。
举个例子 , 如果华为商店新增设备数和小米商店新增设备数是2:1 , 但是他俩的新增注册数比例是1:2 , 那他们两个渠道对比 , 很明显小米渠道的用户更愿意注册 , 更愿意使用产品 , 那在两家投放价格一样的情况下 , 市场应该加大对小米渠道的投放力度 。 这样才能将整体用户成本降低 。
因此 , 通过对不同渠道的新增数据横向比较 , 可以指导市场部门去对比成本 , 优化渠道投放计划 。
其二 , 初步评判新用户流程是否合理 , 顺畅 , 产品价值是否被用户感知 。 一个新用户刚使用产品时 , 初来乍到 , 对产品功能是第一次体验 。 是否愿意注册 , 在产品上 , 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信息 , 取决于在使用过程中 , 流程是否自然 , 引导是否明显 。
对产品部门来说 , 如果新用户的注册转化率过低 , 说明在新用户的使用流程上存在优化空间 , 应该尽量去将登录前的流程优化 , 提升注册转化率 。 除此之外 , 还可以根据此数据去拆分成更多数据 。 比如:通过已有的信息 , 对比不同画像间用户的注册转化率差异 。 比如男生和女生的注册转化率是否存在差异 , 一线用户和三四五线用户注册转化率是否有差异 。 单对此项数据做交叉分析 , 能得到很多有趣的结论
(2)行为漏斗数据:首页→详情页转化率 , ctr , cvr , 详情页到成交转化率
用户在使用产品核心功能时 , 往往会分为多步完成 。 每一步都会有一些用户在当前页面流失或跳到非核心页面 , 造成分流 。 如果将所有的用户行为数据整合在一起 , 就会形成以数据呈现的用户关键行为的漏斗 。
这里以电商类产品的核心漏斗为例:
用户想随便看看商品:用户浏览首页信息流

突然有了明确的目标:去搜索目标关键词

浏览商品:在搜索结果页滑动浏览商品

相中某一款商品 , 想具体了解该商品参数:点击进入该商品详情页

产生购买意愿:点击加入购物车

确认结账:下订单并付款
在整个用户的行为漏斗中 , 会涉及到首页到搜索页转化率 , 搜索页到搜索结果转换 , 搜索结果到详情页转化率 , 详情页到订单转化率 , 订单到付款转化率等等 。
环环相扣 , 页面流量越来越少 , 用户使用越来越深入 。 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为漏斗 。 每一步都有转化 , 有流失 。 通过分析各个页面的流失 , 就能去做相应的优化 。
比如搜索结果到详情页转化率很低 , 可能说明搜索结果不准确 , 并未满足用户真实需求 。 因此导致用户只看搜索结果 , 但没有想点进去的意愿 。
产品的行为漏斗数据 , 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深度 , 漏斗转化率越高 , 说明用户使用越深入 , 使用过程越流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