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政府被指打压学校污染事件:不准学生转学

央视的一则报道, 让数月前的新闻真正进入舆论场 。
常州外国语学校, 当地最好的初中之一 。 但从去年9月新学期开始起, 它就没有停止陷入争议和风波 。 在央视的报道中, 从2015年搬迁新址以来, 先后有641名学生被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其中, 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 个别的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
而这些结果, 在学生家长眼中, 被认为都与其毗邻的“毒地”有关 。
旧闻
为什么说这是一则“数月前的新闻”?因为在今年1月, 澎湃就对此进行了报道;2月, 财新又跟进进行了深度的调查报道 。 但直到央视发出之前, 这件事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成为“焦点” 。
我们先来简单捋一下事情的经过 。
常州外国语所在的地块, 与那块“毒地”仅隔着一条马路 。 现在空旷的“毒地”, 在数年前曾是三家农药化工厂的所在, 而其中的常隆化工, 则在这里生产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 在澎湃、财新、央视的报道中, 都提及这里的老员工曾经实名举报, 在化工厂的搬迁过程中, 曾经违规在地下埋藏了大量的固体废物, 其中包含许多剧毒物质 。
央视拿到的“一份项目影响环境报告”显示, 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 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 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 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 其它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
看上去是很确凿的一则环境污染新闻, 但如果回溯过去, 却呈现出扑朔迷离的意味 。
因为, 自从去年9月搬迁新址以来, 学生家长在接送孩子的途中就不断闻到异味, 也接连有学生出现了头痛、皮肤异常等症状;而在此期间, 那块“毒地”, 却是一直在进行“土壤修复”工作的 。 修复的目的, 起初是为了将这一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之后, 则改成了绿化用地, 计划在原址上建设一座生态公园 。
校方、政府反复出具的检测报告也让家长感到怀疑 。 在今年1月紧急叫停修复工作之后, 当地环保部门和学校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均检测称, 土壤、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合格;而在土地修复取得成果之后, 学校周边的空气也是合格的 。
该如何解释这种反差?
检测
首先让人疑惑的是环境检测的结果 。 政府部门、以及委托第三方的结果结果均显示主要污染物正常(1月份检测结果), 为何这些学生依然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
岛上的环境问题专家云间子妹妹告诉我们, 从技术角度看,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
第一, 央视的新闻中, 专家也已指出, 政府部门的检测中测量的主要是一些基本污染物, 但没有专门检测农药残留的成分, 而这块土地上之前的化工厂就是以生产农药为主的 。 而农药往往是一些稳定的大分子化合物, 成分稳定, 不太可能分解成常规污染物 。 如果不专门去查农药这样复杂化合物指标的话, 的确不容易查出这些物质的污染程度 。
第二, 政府部门在1月份的检测结果, 是在此地块基本完成土壤修复工作之后进行的 。 而从报道来看, 这次的污染本身就是“土壤修复”这项工作造成的——修复过程中的开挖泥土等作业流程, 使地下的高浓度污染物质挥发到空气中, 造成了次生污染 。 而在土壤进行黏土、覆膜等修复之后(效果也要视流程和技术而定), 确实会使空气中不容易检测到污染物, 但实际上污染物依旧在地下, 通过吸附于土壤颗粒、溶解于地下水的方式进行缓慢的污染, 甚至通过几百年的生物降解过程也不一定能完全解除 。
从现在来看, 应该是这种短暂的暴露以高浓度的方式影响了人体健康;在此情况下, 政府不挖了、继续埋起来的话, 通过雨水、地质变化等方式, 可能还会影响周围环境, 尤其常州这样的地方地下水系还算发达 。 这种污染可能更为缓慢、也更为持久, 倒不如全部停课、彻底把污染地块弄干净, 一劳永逸 。
这也就能解释, 为什么2月5号的时候, 常州环保部门的文件显示, 苯、氯苯类的常见的剧毒农药的成分, 在空气当中没有检测出来;当时环保部去检测时, 对土壤的覆盖也已经开始了 。
而在知乎上, 有网友贴出了2007年到2015年该地块的卫星图 。 图像显示, 土壤修复的过程, 与学校进行教学的去年那个学期的时间高度重合;在此过程中, 暴露在工厂地块内部的河流颜色有时呈深绿色, 有时呈暗红色, 均有污染可能 。 而在云间子这样的专业人士看来, 这种大量裸露处理污水的情况本身就很不规范, 应该用污水罐存放进行专门处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