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政府被指打压学校污染事件:不准学生转学( 三 )


我们常常用“国情”来解释很多事情, 这个词也确实可以解释很多事情 。 比如污染这件事, 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曾经走过, 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也一定会经历污染;今天的常州将其搬迁, 而在经济更加落后、财政更加困难的地区, 可能还有很多政府愿意招这样的商、付出这样的代价换取发展 。
但问题在于, 这并不构成不作为的理由, 尤其不构成乱作为的理由 。 正因为别人摔过跟头, 自己才要避免摔跟头 。
这件事还有很多疑点没有公布:比如, 到底是用的什么技术进行的修复?当时施工的工人有没有受到影响?在当地打孔检测的土壤、水分的污染情况到底如何?这些细节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 真相如不明了, 追责就成侈谈 。
在全国的注视下, 环保部成立了调查组, 教育部也已经注意到此事;当地的政府, 则是“连夜召开会议”, 表态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去接受各方监督 。 从事件曝出时的“打压”“封堵”, 到盖不住了之后的坚决表态, 类似的剧情我们已经看过太多 。 它也许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一定是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一次 。
【常州政府被指打压学校污染事件:不准学生转学】从这个意义上说, 被污染的常州, 需要“深挖”的远不只是土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