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春捂”怎么捂?多少度是临界温度?](http://img.zhejianglong.com/221028/15333a441-0.jpg)
文章插图
眼下正是春天,气温忽冷忽热,怎么给宝宝穿衣服又成了宝妈们纠结的一大难题 。 穿少了怕冻着,穿多了怕出汗,都可能导致宝宝感冒 。 民间有句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 那么,“春捂”有没有科学根据呢?到底该怎么“捂”合适?
“春捂”有道理
【宝宝“春捂”怎么捂?多少度是临界温度?】“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 这样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 。
“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 。
“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 。 人体也同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 。 这时当冷风袭来时,就能长驱直入,使人感到寒冷 。
“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在初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袭来,导致气温急剧下降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宝宝甚至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 同时进入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乘虚侵袭宝宝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
春捂这样捂就对了
因为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左右,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 。 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 。
春捂要重视以下几点:
01重点护“首足”
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等疾病发生 。 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 。
02春捂应对冷空气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 。 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 。 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 。 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一两天 。
03春捂要有度
“捂”也就是说衣服仍应适当多穿一些 。 由于春风比冬风柔和很多,因此可以选择一件容易穿脱的外套,即挡风,又透气 。 但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衣服穿得很多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易着凉“伤风” 。
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超过15℃就要脱掉棉衣,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适应不了,对健康不利 。
此外,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 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所以要特别注意温差 。
04气温回升再捂7天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 。 但减得太快,就可能感冒 。 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宝宝的身体才能适应 。
温馨提示
1、不要捂过了头儿 。 一般宝宝穿衣与父母穿衣程度差不多,以手心温热,头颈无汗为度 。
2、春天要增加户外活动、晒晒太阳,提升宝宝免疫力 。 饮食上应该多吃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有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 。
3、我国北方的温差更大,因此北方的妈妈更要注意 。
推荐阅读
- “趁热吃”和“吹吹凉”,这两个小细节最伤宝宝胃!
- 又一个宝宝差点没了,警惕这种专挑孩子、孕妇、老人下手的致病菌
- 千万别抱!宝宝掉下床先检查身体这 3 个部位
- 宝宝一定要午睡吗?不肯睡怎么办?
- 宝宝咳嗽憋喘,警惕毛细支气管炎
- 真相让我笑了 睡梦中的宝宝到底经历了什么?又哭又笑又叨叨......
- 爸妈近视娃一定会近视?避开6个误区保护宝宝视力
- 宝宝不爱吃蔬菜,可以用水果替代吗?
- 宝宝 1 岁只会叫爸妈,是语言发育落后吗?
- 宝宝大便有点稀和泡沫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