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二 )



采花节

景颇语称“思鲜鲜”或“吉达”、“宁打”等,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 。届时,同寨或邻寨的青年男女相约在一起,带着粑粑丝、米饭、鸡蛋等食物,一同上山找一适合玩耍的地方,大家唱歌跳舞,说笑嬉闹,举行打“炀碟”等各种游戏 。情侣们则谈情说爱、互赠礼物,其余男女老少,则每人出些酒肉等食物,共同煮食 。老者唱歌给年轻人听,歌词多为吉利之语 。饭后,大家唱歌跳舞,一同玩乐 。晚上青年男女彼此相约,在公房和其它地方唱歌吟调,尽情娱乐,直到深夜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

景颇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文章插图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之婚俗

景颇族有单方面姑表舅优先婚的习俗 。舅家原女儿,生下来就是姑家原儿媳,相反,姑家的女儿绝不能嫁给舅家的儿子,这就是景颇人说的“血不倒流” 。这就形成了景颇族社会中的“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关系,“姑爷种”姓氏的男子可以娶“丈人种”姓氏任何一家的女子 。这种婚姻关系一般要三个姓氏才能联结或环状婚姻系统,但实际上景颇族的婚姻关系是广泛的,一个姓氏可与三五个其他姓氏结成“姑爷种”或“丈人种”的关系,到了近代,只要排除同姓即可通婚 。景颇族举行婚礼,有个传统习俗 。新娘在将到新郎家的路上,要越三道路障 。事先,由村子里的孩子们拾来树枝、竹条、旧篱笆等,设置障碍,并分工把守 。第一道路障,由一群女孩子把守 。这时迎亲队伍中的“长统”走出来,郑重其事地倒出竹筒里的水酒给小姑娘喝,并送上一些喜糖和喜钱,但姑娘们仍不满足,一个劲地喊:“不准新娘过!”正当“纠缠不休”时,伴娘们簇拥着新娘从另一头越过了路障 。第二道路障,由一群男孩子阻拦 。第三道路障是一些三四岁的娃娃 。不同的路障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有一点,都是对新娘的一种良好祝愿 。有的地方,新娘将要进入新郎家时,新郎家大门口要栽上香蕉树,意味子孙后代昌盛 。同时还要栽上甘蕉 。意味着新生活节节甜 。在喧闹声中,新郎拉着新娘的手,通过香蕉和甘蔗林、喜字桥进入洞房 。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之待客习俗

景颇族热情好客,凡是来的客人,主人会热情招待 。景颇人重视礼尚往来,在农闲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以酒肉、饵块粑粑、鸡蛋、糖果或自己家里的土特产如蜂蜜、草烟赠送主人,客人走时也往往是满载而归 。

尊主敬客,严守禁忌 。景颇人通常和朋友一见如故,尊客为上宾,但是双方必须互相尊重 。客人要尊重景颇族的风俗习惯,比如骑马入村过寨,必须下马徒步而行;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在主人指定的位置上就座,不得久立不坐;不得在屋内吹口哨;如果是在重患人家,不得说告辞的话等等

景颇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长子婚后另立门户,幼子却留在家中赡养父母,财产也主要由幼子继承 。景颇族坦诚好客,一直保留着“吃白饭”的待客习惯 。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 。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 。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 。无论婚嫁、过节***,走亲串戚,景颇族人都要提一只篮子,内装水酒、熟鸡蛋、糯米饭团,民间称“送礼篮”,主人接过礼篮后,要向随从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后才能自己喝,并清点礼物,然后再把篮子还给客人,以表示礼物如数收到 。很多地区平时进餐仍然沿袭无论男女长幼均把饭菜分份进餐,无需桌椅、餐具,饭菜都用芭蕉叶包好,进食时人手一份 。忌把叶包反 。无论喝酒喝汤,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随用随去 。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之食俗

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 。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 。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 。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烧酒 。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 。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鱼、撒皮、舂鳝鱼、砂锅炖竹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