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四 )


景颇族简介

景颇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文章插图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 。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

缅甸境内有克钦邦,克钦族即中国景颇族 。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

景颇族历史

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有关,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 。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 。15-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杂居 。现在的景颇族中景颇支、浪峨支、瓦支、喇期支原先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 。

景颇族宗教

崇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的鬼灵都能对人起作用,给人以祸福 。供奉的鬼分三类,即:天鬼、地鬼、家鬼 。天上以太阳鬼为最大;地上以地鬼为最大;家鬼以“木代”鬼为最大 。凡遇插种、收割、婚丧、械斗等均请巫师宰牲祭鬼,最大的祭典“目脑”,就是为祭“木代”鬼而举行的 。天主教也曾经传入过,但没流传开 。

景颇族分布

景颇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1998年末,云南景颇族人口为12.56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0.947% 。www.yw11.com起名网景颇族主要聚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陇川、盈江、潞西、瑞丽、梁河等五县市山区 。其余的景颇族人口散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岗房,古浪、临沧地区的耿马佤族自治县等地 。云南景颇族包括4个主要支系:景颇、载瓦、勒期和浪俄,其中载瓦支系最大,人数占景颇族人口的80%左右 。

景颇族语言

景颇族公认有景颇和载瓦两种语言,差异颇大 。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 。景颇人使用的景颇文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

景颇族服饰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园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 。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 。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 。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 。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 。景颇族男女老少均喜欢嚼烟草、芦子、槟榔和饮酒,熟人相见则从筒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 。景颇族舞蹈与民歌
景颇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文章插图

景颇族的声乐,有古老的歌谣和现代的民歌两种 。古老的歌谣旋律简单,音域高亢辽阔 。叙述古往今来的歌谣,旋律平缓,音韵明朗,多属咏叹调形式 。

景颇族舞蹈

景颇族的舞蹈,根据表演时间、地点和内容形式可分为祭祀、狩猎、军事、生产、欢庆等五类,舞蹈形式多属于环舞、巡回舞、曲折行舞等 。

舞蹈由来

祭祀性舞蹈多在丧葬时进行,用来驱赶鬼,动作粗犷,形象原始,气势雄伟 。“金再再”是室外的丧葬舞蹈 。上百人排成一行,跟着领舞按螺旋形路线旋进又旋出,在木鼓伴奏下,全体上身前倾,两膝弯曲,双脚横向迈步移动,时而挥舞长刀木棍,时而鸣枪,时而呼喊 。圈外有4个男子裸体绘面纹身,扮成雌雄飞禽跑舞动,以监视恶鬼 。

舞蹈特色

这些舞蹈形式多为环舞、巡回舞和曲折行进舞;此外,景颇族还吸收了傣族、傈僳族的舞蹈形式,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象脚鼓舞和"叮戈舞";而景颇族舞蹈中最富盛名的舞蹈仍是集各舞蹈于一体的"目脑纵歌" 。

表演类型

景颇族的舞蹈分为祭祀性、狩猎性、生产劳动性和欢庆性等五类 。祭祀性舞蹈有"总戈"、"布滚戈"、"金再再"等,动作粗犷豪放,形象生动;狩猎性舞蹈有"龙东戈",军事性舞蹈有"向戈"(耍刀)、"串戈"、"以弯弯"等;生产劳动过程的舞蹈步伐灵活,富于变化;欢庆性舞蹈有"直戈"、"曾戈"等 。祭祀性舞蹈有“总戈”、“布滚戈”、“金再口”等;狩猎性舞蹈有“龙东戈”;军事性舞蹈有“向戈”(耍刀)、“串戈”、“以弯弯”等;生产性舞蹈有“布滚戈”;欢乐性舞蹈有“整戈”、“直戈”、“叮戈”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