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故事:要学问不要学位的访问学者( 二 )


华罗庚看着那几页表格,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来剑桥进修的第一个命题,居然不是数学,而是与数学关系不是很大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问题 。要学问还是要博士学位?持有通常观念的留学生,当然要学问,也要学位 。有的人甚至宁肯不要学问,也要挖空心思地弄一个学衔,为自己镀金 。因为,令人羡慕的剑桥博士学位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当时不仅是知识学问的标志,而且是金饭碗 。回国当教授,做大官,它都是不可缺少的招牌 。可是,为了取得博士学位,往往不能自由地进入广博的学术领域,只能为完成学位论文而束缚在一二门普通学科里 。华罗庚在学问和学位的取舍上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他想:到剑桥深造这个难得的机会,应该使自己在数学研究上取得更大的进展,时间短暂,时不我待 。如果按博士学位的要求去做,那么自己的数学研究不仅不会有所进展,反而还会停滞不前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好不容易奋斗到了研究的前沿,到了剑桥,再被同行落下,岂不前功尽弃 。想到这里,他的倔劲又上来了,要学问,不要学位,虽然博士学位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华罗庚彬彬有礼地回答道:“尊敬的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关照 。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继续我的数论研究,不容丝毫懈怠和分散精力 。至于学位,这不是我的目的,我宁肯放弃它 。我只想做一个数学访问学者 。”哈依布勒用惊异的眼光打量着这个身残志不残的中国小伙子,似乎难以理解 。然而华罗庚诚恳的愿望,朴素的语言,还是深深地打动了这个正统的英国人:“非常欢迎您!我们剑桥第一位这样的访问学者!”
华罗庚在剑桥城内租了一个房间简陋、租金低廉的房子住了下来 。房东是一家工厂的工人,女主人50多岁,是一位善良而勤俭的家庭主妇 。华罗庚搬进来的时候,女主人极为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同他聊起家常话 。问道:“华先生,你从哪里来?”

“我是中国人 。”
“您是哪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
“我没有上过大学是一个中学毕业生,只念了九年书!并当过店铺的学徒 。”
女主人听后非常纳闷,那样贫困落后的中国,怎么会派一个学徒到剑桥大学来学习呢?她不明白这到底回事 。
她从前的房客,有德国的、法国的、印度的,来自中国的还是第一个,而且是一个学徒,自然引起了她的注意 。时间一长,她发现这个东方人衣着简朴,待人礼貌,很少睡觉,甚至通宵不眠 。他的手总是不离课本,桌子上总是摆放着成堆的演算草纸,就连床上,地板上有时也散堆放着零乱的纸张 。她直观地感觉到,这个中国人和别的国家的人不一样,太诚实,太用功了!因此,对华罗庚颇有好感,时常帮助和照顾他 。华罗庚一旦回到他的住处,就轻易不出门,为了缓解一下塞满问号大脑的疲劳,才去游览一下剑桥的名胜古迹,倾听古老的教学钟声 。
一个仲夏的夜晚,房东夫妇从伦敦回来,他们刚刚看完一场世界性的田径比赛 。
“华先生,这场比赛太激烈,太精彩了!”女主人笑容可掬地对华罗庚说 。
“噢”,埋头看书的华罗庚,微一抬头,索然无味地顺口答应 。

“华先生,我没看到有中国人参加比赛,贵国派代表队了吗?”男主人关切地问 。
“没有”,华罗庚又只是抬了一下头 。
“您看,英国的、美国的,还有俄国的、德国的国旗都升起来过 。你们中国也应该有优秀的运动员,为国争光嘛!”老工人大发感慨地说 。
为国争光!竟出自一个英国普通工人之口,这是他对中国人的期望啊!在国际运动场上,中国人一时没有优胜者,在数学竞赛上,不能闯上前去,为国争光吗?华罗庚这才放下他手中的书本,站了起来,微笑着很有礼貌地向这位老人表示谢意 。
华罗庚受到了启发,暗暗憋足了劲 。要长中国人的志气,要为中国人争光 。如今,在华罗庚面前,横亘的是西方数学家们已经创造的崇山峻岭,他望而不畏,毫不怯步,雄心勃勃地开始向高峰挺进 。华罗庚争取一切可能,听取各种数学专题的课程,抄写尚未开课的讲义,博采世界诸家的成果,撰写具有新观点的论文 。他善于抓住别人成果中的核心,掌握20世纪数论研究的所有尖端观点 。他稳扎稳打,致力于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
【华罗庚的故事:要学问不要学位的访问学者】作为一个访问学者,是比较自由的 。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也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研究活动,因为他没有要取得博士头衔的约束和负担 。在剑桥,华罗庚研究的主攻方向仍然是数论 。华罗庚参加了一个有名的数论学家的小组 。这个小组包括英国著名数学达凡波特、哈代、李特尔伍德,法国著名数学家埃斯特曼和海尔勃洛恩 。华罗庚在这个小组里,是唯一的东方人,年龄最小,资历最浅 。可以说,这个小组集中了剑桥的数学精英,确定了世界数学的尖端课题,共同展开研究讨论 。华罗庚同他们互相切磋,从他们那里得到不少帮助,数论研究飞速进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