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邦你学|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不同时期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五 )


高中二年级
心理特点:此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 , 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 , 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 , 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 一旦遇到挫折 , 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 , 就会自我怀疑 , 产生焦虑 。 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 , 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

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 2、偏科现象严重 。 3、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  年级特点:高二关键词——“分化” , 高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级 , 一方面已经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 另一方面紧张的高三还没有来临 , 所以心里上比较轻松;同时 , 高二还要面对多个科目的会考 , 会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另外 , 很多家长理解上有误区:高二先轻松一下 , 要不高三就没有轻松的时候了 。 这种想法非常错误 , 结果就是高二轻松了 , 到高三也紧张不起来 。 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 , 造成了严重的分化 , 一些学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时候 , 发现为时已晚!
一、学习方面: 

1.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 导致不同心理状态 。  高一一年下来 , 学生群体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 , 即所谓优生和差生 。 对优生来说 , 他们的积极心理得到一步步发展 , 如兴趣上升为乐趣 , 好奇转化为求知欲和探索欲 。 他们充满自信 , 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 , 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 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 , 对学习的灰心 , 自卑甚至害怕等心态已渐渐固化 , 出现兴趣转移 , 偏科等倾向 。 学习成绩进一步下跌 , 自信心进一步被冲击 , 造成恶性循环 。 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 , 学习热情不高 , 学习目的仅希望在会考中获得通过 , 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
2.归因心理发生很大变化 , 学习的主动意识明显增强 。  人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前进的 。 学习成败归因心理 , 影响着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行为 。 高二学生的当今的学生对于学习成败的归因 , 更重视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 , 而不是客观条件 。 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 他们更多地寄希望于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情感、学习过程 , 如学习态度的端正、方法的改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时间利用率的提高、学习毅力的增强等 , 而不是客观条件的改变 , 如学习环境的改善 , 老师的教学水平等 。 学生抓住了学习活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 更重视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 , 则会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 , 调整行为模式 。 这正是当今学生个体主动意识增强的具体体现 。
3.对高考的期待与恐惧 高二 , 要说离高考很远吗?不是 , 高三的一毕业就到自己了!很近?也不是 , 还有高三的没毕业呢!这时很多学生就出一种期待和恐惧的心理现象 。 他们具体表现在上课和学习的时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易受干扰、经常幻想将来等 。 他们感到很紧张 , 有的学生恨不得现在就高考 , 不用再这样担惊受怕 , 这种期待容易出现焦虑心理;但是 , 他们一想到要真正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惧 , 怕自己考不上好的、理想的大学 , 所以他们的潜意识有时宁愿在幻想中满足 。 从而在上课和学习时容易走神和分心 , 在他们回过神之后又感到很内疚和后悔当初为什么会这样 , 他们恐怕这次走神和分心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 而同学不这样 , 他们在下次考试就会比自己好 。 他就想 , “如果考不上大学感到自己很没面子和愧对家里人” , 特别是一些自责心较强的学生 。 这样他们显得过分紧张 , 又影响下面的学习 , 就是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 导致各种心理行为的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