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需求|校外培训“急刹车”: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播客( 八 )


李昂然:这个问题我目前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答案 , 但我觉得可以拿出来一起做探讨 。 我们鼓励弱势群体的父母参与教育也好 , 谈教育问题 , 比如说校外培训也好 , 我们不能抱着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态度去思考 , 这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性问题 。
比如说扶持弱势群体父母 , 我们希望今天出台一个政策 , 第二天弱势群体父母就非常积极地参与孩子教育的事 , 其实这个是很难的 , 需要一点一点转变 。 比如说他们要从时间、经济上(得到)保证 , 那 我们需不需要改变现在的一些劳动保障制度 , 给弱势家庭提供更多劳动保障的政策支持 , 是否要直接提供货币化的支持 , 或者提供一些非货币化的支持 。 我们在做的扶贫政策已经在做这种系统性的工程 , 如支持比较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这些东西看似跟今天讨论问题没有关系 , 其实是高度相关的 , 只有通过这个过程 , 慢慢达到我们预期的一个状态 , 才会影响父母的教育参与 。
还有教育体制本身的改革 ,我觉得目前比较急迫的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补充 。 这并非说完全否定现有的应试教育 , 我们国家这么大 , 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 , 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评判标准 , 很容易出现问题 。 但在应试教育基础上 , 我们应该把评判指标更系统化地重塑 , 从理想化的状态出发 , 改变我们教育评价体制 。
还需要调整我们整个的教育结构 , 现在尤其是高等教育 , 是把 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某些大学里 , 导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名校情结 。 这会让大家莫名其妙地产生焦虑 , 说我的孩子不去比较 , 可能就不会有好的发展 , 其实并不是这样 。
尤其是 九十年代末高等教育扩张后 , 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没有把职业教育放到一个非常好的位置进行发展 , 所以现在面临职业教育被污名化的状态 。 有的孩子其实可以去参加职业教育 , 但要么觉得参与职业教育不如直接打工 , 要么去参加职业教育 , 但学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技术技能 , 这样就使社会需求跟职业教育培养脱钩了 。
其实举例来说 , 厨师的职业发展就是一个非常体系化的道路 , 或者焊接工也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职业 , 但他们发展的道路没有在大众中宣传好 , 反而把这些职业都污名化 , 说这个职业都是挣钱少 , 累 , 然后孩子也不愿意去干 , 其实并不是 。 你会发现很多职业的工作他挣钱并不少 , 而且之后的职业发展的路径其实是非常好的 , 但大众其实对这个了解非常少 , 我们的影视作品之类的宣传忽略了这些职业 。 所以说这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需要进行改革 。
只有这个大的环境慢慢改变了 , 我们才能让父母更加理性和正确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去 。
澎湃新闻:现在大环境还是处于竞争焦虑的惯性里 , 很多的家长没有办法接受让孩子不补习 。 那应该如何选择对学习真正有利的培训机构呢?
陈瑜: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 , 课外机构是不是必须要上 , 这个是要打问号的 。 并非是每个孩子今天就一定要去上补习班 。 我认识特别多的孩子 , 他们自学能力特别强 ,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 , 他们的自学远远超越补习班能带给他的灌输性教育 。
如果家长不安还是要给孩子上培训班的话 , 那 好的培训班我觉得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评价标准 , 就是这个孩子愿不愿意去 。 我认识一个小孩 , 他六七年级吧 , 然后是一个理科男 , 奥数特别好 。 他妈妈给报了一个学历史的班 , 这小孩上得不亦乐乎 。 上到三国的时候 , 什么《出师表》 , 没人叫他背 , 他就开始自己背 。 这个就证明这个班是好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