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思辨与言说|与稻草人谬误作战的哲学少年们

我念高中时 , 有幸学习了一门严肃活泼的西方哲学课 。 在八九个人的小课堂里 , 大家一起阅读哲学经典 , 讨论烧脑的问题 , 接受思辨的训练 。 和小课堂里许多同学一样 , 我到了大学 , 继续学习哲学课程 。
不可否认 , 这段始于青少年时期的哲学之旅 , 给每个人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

思辨|思辨与言说|与稻草人谬误作战的哲学少年们
文章图片

高中毕业那天 , 哲学老师在我的毕业册上写下寄语:“大胆假设 , 小心求证” 。
“这三年的学习只是冰山一角 , 大家都打开了哲学的想象力 。 现在你们要开始真正的哲学之旅了 。 从这个’小心求证’开始 , 在大学接受严格的哲学训练 。 ”
进大学后 , 我才体会到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 高中课程注重讨论和评价 , 对论证本身没做太高要求 。 而“小心求证”是手艺活儿 , 不但十年磨一剑 , 还要由生活的磨炼来承载 。
比如 , 大家都陷入过“稻草人谬误” 。 误解作者的意思 , 进行不切实际的批判 。 对迫切想要话语权的少年来说 , 这是技术问题 , 更是心态问题 。
哲学学习中 , 可以通过大量文本练习、端正态度来改进 。 但正当我们开始上规矩、讲道理时 , 却发现 , 这在生活中行不通 。
困惑再次出现:生活中真有理性讨论的空间吗?“批判性思维”能否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在一次次困惑、摩擦、思辨中 , 我们跌跌撞撞成长起来 。
这个暑假 , 我和大家聊了聊这些事 。
哲学学习中的稻草人谬误
稻草人谬误是说 , 重构一个观点时 , 削弱其严密性和解释力 , 甚至断章取义、歪曲内涵 , 把它变成弱不禁风的“稻草人” , 从而能够轻易地批判、反对 。
这可能是有意为之 。 读不懂文本时 , 笼统而错误地重构它 , 再批判这个错误的重构 。 老实说 , 大家都在高中干过这事 。 毕竟 , 读懂哲学文章 , 还能批判它 , 是很出风头的 。
我第一次读康德的 《道德形而上学》 , 理解不了 , 硬撑着每天读到十一点睡 , 五点再爬起来读 , 查每个生词 , 一字不落地读到最后一句 , 终于有信心去课上发言 。 课上 , 大家能说会道 , 不甘示弱 , 一知半解 。 抱着爱面子的心态 , 实在读不懂 , 为交上作业 , 不免胡说八道 , 用一个稻草人谬误的“妙计” , 写的东西可能自己都不相信 。
“高中时 , 老师有时睁一眼闭一眼 。 但是到大学 , 你的论文得先说服你自己。 ”正就读于牛津大学的郝多渔感叹 。
牛津大学本科实行导师制 。 学生得拿着自己的论文和导师一对一讨论 , 岂能马虎 。 正是在这些讨论中 , 郝多渔发现 , 自己虽然读懂了文本 , 但和作者对话时 , 还是操之过急 , 容易不切实际地批判 , 陷入稻草人谬误 , 忽略作者本意 。
而张四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哲学系 。 在一次和同学的讨论中 , 他深信的理论 , 被攻击得体无完肤 。 一气之下 , 他回去重读文本 。
带着论战收获的新视角 , 他不再拘泥于某个特定理论 , 而是加深对文本的总体印象 。 每读一遍 , 就走近了作者一点 。
张四开始理解作者为什么会这么想 , 不再在自己的角度揣测文本的意思 。 “每个人都有一个认识框架 , 接受新事物时 , 如果两者有冲突 , 人们会习惯性地质疑新事物 。 但为什么不检查一下自己的认知框架呢?”
李三在高中哲学班曾常年得第一 , 有着过人的冷静和理性 。 在他看来 , 除了不理解原文含义 , 稻草人谬误还源于不重视文本背景 。
【思辨|思辨与言说|与稻草人谬误作战的哲学少年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