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思辨与言说|与稻草人谬误作战的哲学少年们( 四 )


大多数课程都是如此 。 先要求扎实理解文本 , 再以此为基础 , 提出自己的批评 。 批评完要再设想:如果你是原文作者 , 会怎样回应这个批评?这个“一人分饰两角”的练习 , 让学生不断返回文本 , 检验自己是否准确理解了作者原意 。
它很耗精力 , 但让人受益匪浅:可以帮我们“小心论证” , 避免稻草人谬误。
我有点埋怨高中的哲学课 。 好像它误导了我 , 让我以为哲学就是“大胆假设” 。
高中哲学课上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 思想的碰撞 , 揭示出人与人的认知差异 , 事情有多种合理解释:没有绝对唯一的真理 。 但是不是 , 我们过于注重提出观点、批判和讨论 , 从而忽略了脚踏实地的读书和倾听?
小麦是高中哲学课程的老师 。 上个学年 , 高一学生的思维尤其活跃 。 她一边教学一边思考 , 哲学课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 。
“强调讨论 , 给学生提供可以自由设想的表达空间 , 对长久以来’言听计从’的’乖孩子’是一种纠正 。 但越来越多的人 , 从小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 对在开放包容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 得把他们‘按’住读书 , 不能天马行空 。 这届高一 , 我开始抓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 。 ”
而李三认为 , 从强调讨论和发表观点的入门学习 , 进阶到严谨的哲学研究 , 要调整好心态 。
“提出观点只是第一步 。 做哲学不是以反对和批判为目标 , 而是在发展问题 。 这中间需要去’低头’:低头念书 , 低头认怂(可能对方观点更强) , 低头思考 。 或许应该告诉学生哲学思考的宏大任务 , 大家不会轻易沦陷于批判、辩论的甜头中 。 ”
大学的哲学课程 , 按部就班磨炼一门“读书”的手艺 , 为之后的分析打下知识性、结构性的基础 。 也让学生摆正心态 。 毕竟 , 读得越多 , 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 越是谦虚谨慎 。
在我所上的欧陆哲学概论第一节课上 , 教授指着空白的黑板:“这是你们现在对欧陆哲学所有的认识 。 这学期结束 , 你们的认识会比这还少 。 ”
大一快结束时 , 我终于能查出自己论文中的稻草人谬误 , 成绩不再那么难看 。 课友小陈是同届的数学系学生 , 哲学小白 。 互改论文时 , 我看着他漏洞百出又满腔热血的论证 , 好像看到自己高中写的第一篇哲学论文 , 感慨万分——我正努力做到逻辑通顺 , 形式规整 , 却不免机械化 , 不会再有这样热切的表达 。
我对小伙伴分享了这一感悟 。 而大家也有同样感慨——在针对稻草人谬误的自我审视中 , 思考变得克制 。 在表达观点之前 , 习惯性回归文本 , 去读懂文本、整理思路、复查自己的逻辑是否合理 。 不再需要通过精彩新颖的“大胆假设”来证明自己 。 相反 , 一步一个脚印、“小心求证”的过程 , 更让人安心 。
认清“世界不讲道理”的现实
高中毕业三年 , 大家谈起哲学 , 热情不减 。 而谈及生活和社交时 , 不再要求这个世界必须讲道理 , 也不指望哲学指导生活 。 有人认清了不讲道理的合理性 , 也有人认清了理性讨论的局限 , 接纳更多元的讨论环境 。
在哲学之外 , 郝多渔本科系统学习了心理学 。 她意识到 , 让所有人进行理性讨论 , 过于理想 。 在任何领域都可以进行批判性思维 , 哲学只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途径之一 , 但无论如何 , 都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内在动力 。
毕竟 , 人类世世代代都在凭直觉、情绪来解读信息、做决策 。《思考 , 快与慢》的作者卡尼曼就认为 , 人的决策有两个不同的系统 。 在系统一中 , 人们利用已知信息 , 依托情感和直觉快速做出判断 , 但容易偏误 。 而在系统二中 , 人们通过分析思辨来考虑问题 , 慢但更完善 。 非理性的方式未必是坏事 , 可能是人类进化出的有利于生存的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