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思辨与言说|与稻草人谬误作战的哲学少年们( 二 )

哲学选修课开设之前 , 李三参加了高中部的哲学爱好者读书会 。 但即便较简单的文本 , 大家也读不好 。 他们读了 《第一哲学沉思录》 , 里面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 这个观点服务于整本书讨论的“什么知识是可信的”这一问题 , 笛卡尔以此反思科学研究的基础 。
“我思故我在”太有名 , 大家读到都很兴奋 。 只读了相关段落 , 就开始讨论你怎么理解 , 我怎么理解 , 谁的解读更有道理 , 甚至批判他这么说对不对 。 观点一旦脱离背景 , 就像鱼儿脱离了水 , 没有了生命 。 大家陷入钻牛角尖的争论 , 得不出有进步意义的结论 , 很是扫兴 。
李三没有气馁 , 他把“我思故我在”放了放 , 继续读整本书 , 补充了文本的时代和思想背景 , 查阅后人的二手解读、讨论 。 视野就此打开 , 名言的含义也迎刃而解 。
至于我自己 , 我在大学里读的第一门课是古希腊哲学概论 。 在讲这些年代久远的文本时 , 教授不断补充当时的背景:当时的时代什么样?有没有战争、革命、气候变化?社会中有什么生活方式、民间传说和信仰?哲学家在哪工作 , 有哪些朋友、竞争对手?这让我理解文本背后的历史思想脉络、时人的认知框架和关注对象 。 原来这些文字背后的世界那么遥远 , 无法用我所处的世界度量 。
我开始有意识审视自己思维的局限 。 读书时 , 先弄清楚哲学家在研究什么问题 , 为什么要研究这些问题 , 再看他怎么解决问题 , 最后考虑哲学家有没有完成任务 , 推动思潮发展 。 我不断提醒自己 , 不能拘泥于字面意义 , 简单进行好坏对错的批判 。
哲学学习中 , 稻草人谬误常见但不可怕 。 解决方法就是 , 多读 , 多讨论 , 体察自己认识的局限 , 拥抱更多元的世界 。 这需要在一次次练习中端正心态 , 把盛气收一收 , 脚踏实地去读书 , 冷静、理性地思考和交流 。
这个过程漫长 , 但让人内心踏实 。
而在生活中 , 大家敏锐地发现 , 稻草人谬误随处都有 。 讨论时 , 还没理解对方的意思 , 就过早下定论、提出反对意见 。 对于这种对话中的不适 , 人们习以为常 , 不以为然 。 这样一来 , 刚养成的好习惯就受到巨大冲击 。
生活中的稻草人谬误
克服稻草人谬误意味着:进行讨论之前 , 得正确理解彼此在说什么 。 这是理性讨论的“入场券” 。
面对生活中的稻草人谬误 , 十六岁的人 , 带着哲学学习的惯性较真起来 。 免不了和父母拌嘴 , 这远比课堂上唇枪舌剑磨人 。 后者以理性为基础 , 理性面前人人平等 , 前者则是在不对等的身份下争夺话语权 。
张四高二时被存在主义深深吸引 。 “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解放了他:我存在的本质 , 不是被外界赋予的;相反 , 我的思考和行为决定了我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 , 一个学生 , 不是一出生就是学生 , 而是在念书、写作业、考试等实践中成为了学生 。
这让张四感觉 , 可以放下外界一些固有期待 , 去自主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迫不及待地把它分享给身边的人 。 看妈妈做家务活儿满头大汗 , 他说:“妈妈 , 不要做家务了 。 不是因为你是‘很好的妻子和妈妈’才要做这么多家务 , 相反 , 你是做了这么多家务 , 才获得了‘很好的妻子和妈妈’这个外界期待的身份 。退一步说 , 你不是一定要成为所谓‘很好的妈妈和妻子’ , 这不是你出生时就被赋予的存在的本质 。 ”
妈妈在认真听 , 也愿意听他说 , 有时讨论几句 。 只是听完后 , 就回去继续做家务 。 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 而爸爸在他努力解释清楚自己的想法之后 , 就用“总之就是一句话” , 再加上毫不相关的一句结论 , 结束这段对话 。 几次之后 , 他不再想和爸爸交流这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