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制|美国学区制的陷阱( 三 )


贫富差距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固化,不同阶层间的矛盾频现,与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冲突叠加,推动了美国犯罪率上升。尤其是,美国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让本该是“社会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的学校,被暴力和冲突污染了。从校园暴力来看,虽说世界各地学校都有类似问题,但美国的问题比较严重。据《2020年美国学校犯罪和安全指标报告》,美国12-18岁学生在学校受害的情况比在校外受害的情况多。仅在2019年,美国12-18岁的学生在学校内经历的刑事受害(包括盗窃、强奸、性侵犯、抢劫、重伤害和轻微人身攻击等)达到764600人次,而在校外,这一数字仅为509300人次。这意味着,在学校里每1000名学生中就有30人受害,竟高于不在学校的学生受害比例(每1000名学生20人)。
从暴力死亡和校园枪击事件看,2000-2001学年到2019-2020学年,美国公立和私立中小学每年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造成伤亡人数从11人增长到75人。其中在2019-2020学年的75 起校园枪击事件中,27起造成人员死亡,48起造成人员伤害,大多数发生在高中。回溯过往,无论是1962年詹姆斯·梅瑞狄斯申请就读密西西比大学引起的种族暴力冲突,还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乔治·弗洛伊德死亡引发的种族暴力骚乱事件,导火索看起来都是“黑白差异”,而深层原因却是“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现象渗透到了学校,而学校的学生走向社会则成为心生怨怼的一代。逐渐分化的学区为美国社会矛盾推波助澜,其产生的潜在危机很有可能长期持续。
学校分层导致学区分层。由于美国的学区与社区的叠合度很高,因此美国社区和学区也随美国中小学校的分层而分化和分层。可以说,学区的分化成为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一个缩影,社会不公平的恶果延伸到了校园之中。众所周知,美国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通过举债迫使债权国货币升值,同时削减社会福利,虽然加快了经济复苏,但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其结果是美国的贫富分化程度进一步加剧。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2016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不同学区之间的学生水平差别较大。越是在经济收入差距大的学区之间,教育差距就越大。最贫困社区学生的测试成绩比来自富裕社区的学生低4个年级。不仅如此,美国公立学校通常会低估非洲裔和拉美裔学生的能力。佛罗里达州布劳沃德县一个学区在隐藏学生的种族等背景信息之后,非洲裔和拉美裔被认定为“优秀”的比例提高了一倍。可见,思想深处的鄙视与不信任是隐形的不公平和不公正。
美国贫困社区对应的学区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因为穷所以穷”,是美国贫困社区对应学区的真实写照。由于美国许多州的学区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社区的某项财政收入,因此,社区财政状况决定学区财政状况是美国学区生存的现状。经济基础薄弱的社区越来越难以吸引富人入住,学生也都来自贫困家庭,本就薄弱的学校难以实现自我升级改造。许多家庭为了子女能跨越社会阶层,纷纷努力逃离贫穷的社区,这又让生源进一步流失,这是许多薄弱学校被迫关闭和失去生存能力的主要原因。虽然,社区中的许多人士希望能够留住属于自己社区的学校和学区,但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在美国同样适用于学校和学区。可以说,美国学区的分化乃至分层,从学区产生之日便存在且延续至今,不同的只是形式而已。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2日 14版)
学区制|美国学区制的陷阱】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