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阿富汗女性,在过去和现在之间( 六 )


“玛丽雅姆离得并不遥远 。 她就在这儿 , 在这些他们重新粉刷过的墙壁之中 , 在他们种下的那些树苗之中 , 在那些给孩子保暖的毛毯之中 , 在那些枕头、书本和铅笔之中 。 她就在孩子们的笑声之中 。 她就在阿兹莎背诵的诗句和她朝西方鞠躬时念出的经文之中 。 但是 , 最重要的是 , 玛丽雅姆就在莱拉自己心中 , 在那儿 , 她发出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 。 ”
如果说玛丽雅姆和莱拉的故事是小说 , 那《罩袍之刺》中的小女孩热扎伊与商人瑞吉娜的坚持 , 则是一种更为真切的人生选择 。
热扎伊的父母从阿富汗逃难去了伊朗的扎黑丹 , 热扎伊出生在那里 。 扎黑丹有大量阿富汗难民 , 但热扎伊一家并不住在阿富汗居民区 , 他们的邻居都是当地的伊朗人 。 一次与邻居男孩的争吵让热扎伊得知自己与那些人不一样 , 她是阿富汗人 , 体内流的是阿富汗人的血液 。
在得知自己的身份后 , 热扎伊对伊朗有了全身心的抗拒 , 直到12岁那年生日 , 被父亲问及生日礼物时 , 热扎伊说 , 她什么都不要 , 只想回到阿富汗 , 即便那里再穷再苦 , 她也愿意回到那里 , 尽全力使它变好 。
13岁那年 , 热扎伊终于实现了心愿 , 回到了那片朝思暮想的土地 。
再后来 , 热扎伊上了大学 , 选择了她认为最有助于帮助家乡赫尔曼德省的专业——兽医 。 上学之外 , 她也会和其他女生一样参加游行 , 呼吁要平等不要歧视 。 热扎伊渴望去国外深造 , 但她坚信 , 自己最终还是会回到这片土地 。 因为“每个人的故乡 , 都是他们的克什米尔 。 ”
而瑞吉娜则是出生在阿富汗 , 11岁那年跟随父母避难去了美国 , 几年后 , 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弗吉尼亚大学 。

千阳|阿富汗女性,在过去和现在之间
文章图片

延伸阅读:《寂静的烽塔》 , [阿富汗] 卡伊斯·阿克巴尔·奥马尔 著 ,王宝泉、韩佳 译 , 中信出版社 , 2013年11月 。
2001年 , 美国政府以“9·11”事件为由入侵阿富汗 , 这个中亚小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 也是在这个时候 , 瑞吉娜感觉到了故乡和人民的召唤 。 第二年 , 她持着天真和热烈的理想 , 与阿富汗民间救助机构签订了工作合同 , 她计划用6个月的时间改变这里女人的生活方式 , “我会让她们明白女性的权利 , 我会让她们去上学 。 ”
现实却没有想象中容易 , 几经周折 , 她在坎大哈建立了绣坊 , 吸引了当地的女性前去工作 , 也取得了前期的成功 。
然而 , 随着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 ,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离开这里 , 绣坊的绣品失去了客源 , 瑞吉娜经营了14年的绣坊只能停业 。 而她自己 , 为了女儿 , 也为了更多阿富汗女童的教育 , 选择了去喀布尔从事教育事业 。
美军进驻阿富汗 , 以及与塔利班不停歇的战争 , 让无辜的阿富汗平民在战乱中死去 , 而阿富汗的女人则在战争中失去了她们的兄弟、父亲、丈夫、儿子 。 无力如她们 , 面对这一场场灾祸 , 只能一次次祈祷 , 祈祷安拉可以听见自己的声音 , 让这里重现和平 。
“她们希望这个世界知道 , 阿富汗女人在用她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和平的渴求 。 因为她们悲伤地发现 , 自己国家的男人 , 无论是政客、商人 , 还是普通平民 , 似乎都没有尽最大力去争取它 。 ”
而对另一些女性而言 , 一次次的轰炸和对女性的种种苛刻束缚变成日复一日的折磨 , 让她们看不见任何希望 , 最终只能在绝望中用自己的力量离开 。 而离开之后的生活又是否会比留下的更好?谁也不知道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