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走出教育的“囚徒困境”


中国|如何走出教育的“囚徒困境”
文章图片

吴晨/文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很多家长“鸡娃”的主要驱动力 。 倘若孩子天生就立志前排 , 为人父母者三呼幸运;如果“不幸”自己的孩子落在了后排 , 就得使出浑身解数推其前行 。 教育的军备竞赛就这样愈演愈烈 。 教育变成了一场随时随地的排位赛 , 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 , 每时每刻都需要比身边的人跑得更快 。
望子成龙 , 父母常情 。 但父母主要在意的是前排和后排的区别 , 从没有仔细想过只要有排序、有考核 , 总会有人落在后面 , 也很难深入思考现有排序与考核的得失 。 更有甚者 , 力争前排变成了不遗余力 , 焦虑和内卷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和资源 , 这也是为什么“双减”政策出台之后 , 博得众人喝彩的原因 。
其实早有先贤说过 ,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 以学业分数来衡量每个孩子 , 无疑是让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削足适履” , 如果以成绩来区分人的聪明和笨 , 在如此多元的社会更会扼杀无数创新的种子 。
管理大师汉迪在写给年轻人的新书《成长第二曲线》也特别提醒 , 千万不要把人生看成是一场又一场的锦标赛 , 人生是马拉松 , 不是短跑比赛 , 不应用竞赛的视角去看人生 , 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 , 赢家太少而输家众多 。
围绕“双减”的讨论 , 归根结底要解决的是如何走出全民“囚徒困境”的问题:每个人站在“自以为为孩子好”的立场出发的“鸡娃”努力 , 以及与教育体制的博弈 , 却可能演化成全民浪费、教育失衡、人才畸形的三输结局 。
本文希望从以下五层问题去破题: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的矛盾;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分流;为什么教育减负之外还需升维;家长怎么做到“有所为 , 有所不为” 。
因材施教与标准化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
随着中国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 为人父母之中有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孩子的多样性 , 希望给孩子因材施教的机会 , 不希望标准化考试两考定终身(中考分流 , 高考决定进入几流的大学) 。 但上大学、上名校 , 依然是大多数父母的奋斗目标 , 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 。
自上世纪80年代之后欧美的数据显示 , 接受高等教育乃至硕士博士教育所带来的职业发展和收入增长的红利越来越高 , 也促使了全球对密集式教育的追捧 。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样证明 , 受过大学教育 , 尤其是名校大学教育的毕业生 , 未来的收入更可能要高出一大截 。
对许多家长而言 , 进入985/211大学是大多数孩子未来保持中产生活水平的必须 , 挤破头也得争取进入 。 问题是 , 尽管屡屡扩招 , 名校仍然僧多粥少 , 进入名校也基本上只有考试一途 。 “双减”值得庆贺 , 但如果没有办法解决进入名校的问题 , 竞争丝毫不会减少 , 只会催生各种“暗度陈仓”的行为 , 加剧焦虑 。
所以要走出教育的“囚徒困境” , 就需要理解这种两难:除非有多种道路能够让孩子上名校 , 或者能保障即使不上名校 , 孩子只要因材施教发展 , 仍然能过上中产的生活 , 否则许多家长仍然会在“鸡娃”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
当然 , 这一分析是站在都市阶层的立场 。 中国发展不均衡 , 城乡教育依然存在明显鸿沟 , 对于农村的孩子、欠发达地区的孩子而言 , 高考虽然是独木桥 , 却依然是一条相对公平的改变人生际遇的路 , 在探讨高考改革——相信这也是很多都市家长希望在“双减”之后看到的——绝不能忽略给那些原本教育资源就少 , 父母能提供给孩子的额外补助也少的一大群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