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性|杨九俊:幸福的教育长啥样?| 头条( 四 )
第三 , 谱系意识 。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大多是在场的 , 源自心灵、叩响心弦 , 就可能形成成果 。 如果要聚焦一个结构性问题 , 就要借助共同体的力量 。
第四 , 方法意识 。
第五 , 理论意识 。 教育现场的研究并不排斥理论 , 理论与实践相互激荡更能成大事 。
● 如何呈现研究?
研究成果怎样凝炼表达?我把它概括为“1234” , 即一个基准 , 两套功夫 , 三个角度 , 四重境界 。
一个基准 , 即有深刻体验的独到和创造;
两套功夫 , 一套功夫名为讲故事 , 一套功夫叫作结构化 。 美国学者丹尼尔·平克提出 ,未来属于高感性的时代 , 现代人应当具备六种能力 , 其中就有说故事的能力;
三个向度 。 有一定的研究积累 , 可以往教育哲学、实践模式、教学风格这些方向进行凝炼;
四重境界 , 教育教学成果的凝炼表达似乎有几个阶段:一是经验性的 , 二是科学性的 , 三是个性化的 , 四是形成“关键词” 。
文章图片
开放课堂是幸福教育的战场
我到中小学听课 , 常常感到有些教师顾忌太多 , 束缚感严重 , 课堂有较明显的封闭性 。 因此我呼吁 , 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 。
● 打开体制之门
有位学者到美国访问 , 发现传统的“年级-班级”体制已不存在 , 学生进校后自行选择课程 , 一位学生一张课程表 。 这种情况我国也在尝试 , 比如北京十一学校 , 就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切性课程 , 也有学校在局部努力突破“年级-班级”制的安排 。
打开体制之门 , 除了解决好“教给谁” , 还要考虑“谁来教” 。
在网络化的环境里 , “亚平老师”可以给中小学生上课;大洋彼岸可以和我们形成课堂互动 。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走进课堂;在许多学校 , 课堂中的学生地位在发生变化 , 他们有的已在边学边教 , 以教促学 , 教与学的主体已经融合 。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 这种“教给谁”“谁来教”的变化将会越来越丰富 。
● 打开资源之门
倚重教参 , 依赖集体备课 , 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视若不见 , 拒网络资源于千里之外 , 这些现象并不鲜见 。 因此 , 我们仍然要强调打开资源之门 。
第一 , 理解课标 , 吃透教材 。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教学的核心资源 , 怎么运用它是一回事 , 但理解它、吃透它是基本前提 。
第二 , 要拓开教学资源的无限时空 。 比如 , 可以打破体制性的限制 , 在普职融通、学校与家庭、社区融合方面做出切实努力;可以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 有的学校开设“汽车里的物理学”“家庭中的化学”等课程模块 , 就是有益的探索;可以柔化学科与学科的边界 , 倡导跨学科、综合性的教与学;更应该主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 , 让资源之门向四面八方打开 。
第三 , 确立教师即资源、学生即资源的观点 , 积极创生资源 , 及时捕捉、有效转化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 。
第四 , 有效整合资源 , 实现“用教材教” 。 “用教材教”应包括:
连贯性地教 , 把教学内容放在整个知识体系里审察 , 哪里有过铺垫 , 哪里又在螺旋式上升的通道中有着呼应 , 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
整体性地教 , 要有育人的意识 , 而不是只教知识;选择性地教 , 教材往往有综合功能 , 教学资源更有无限的丰富性 , 要回到为什么教这样的思考上 , 明确教什么;
具体性地教 , 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在课堂里落地 , 各种资源要有效整合体现有用性 , 这样的教学才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
推荐阅读
- 宿舍|看到学生快乐地学习成长 觉得很幸福
- 课堂|海口秀英区:构建精品高效课堂 打造课后“幸福时光”
- 特色|特色“期末考”开出“双减”幸福花
- 幸福街小学|奎文区幸福街小学举行期末感恩活动
- 寒假作业|“双减”后首个寒假:没有补课班和题海,寒假作业“美颜了”!更鲜活、更温情的“非凡”作业让学生感悟幸福
- 镇海中学|喜从天降!安徽合肥被1所10亿学校砸中,占地132亩,幸福来得突然
- |恭喜!山东这2所学院即将更名大学,本地考生: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 小姐姐|《幸福二重奏》:剧中方程母亲的做法,非常值得现实中的家长学习
- 宜昌|恭喜!福建将迎来三所“新大学”,当地考生:幸福来得太及时了
- 大学|恭喜!山东这2所学院即将更名大学,本地考生:幸福来得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