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


教育|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前段时间 , 《人物》和《谷雨实验室》分别报道了两位语文老师的故事 , 让很多人动容 。 更早些时候 , 在《十三邀》中 , 钱理群先生也谈到了语文教育的遗憾 , 我们不禁开始思考 , 语文 , 在当下究竟意味着什么?
语文在基础教育的所有科目中最具话题性 ,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引起诸多争论 。 教材变更 , 是多加了几篇文言文 , 还是又删了几篇鲁迅 。
高考作文题一公布 , 哪张卷出题活 , 哪张卷紧贴时事 , 都会有人里里外外、评点一番 。
具体教学过程 , 也每见各路理论 , 大显神通 。 翻转课堂、整本书阅读、大语文学习 , 思维培养……语文不息 , 议论不止 , 总有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所有问题的弊端 。 毕竟谁不会说汉语呢?
但我们也都知道 , 教育并不是口号 , 它具体地发生在每一个课堂 , 每一组师生之间 。 而在诸学科之中 , 语文恐怕又最为微妙 。 老师形象端庄或是邋里邋遢 , 课堂气氛是热热闹闹或是安安静静 , 都无关大体 。 即使用同样的教材 , 读同样的课文 , 甚至根本就是同样的讲授 , 不同的老师上起课来 , 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
语文是门手艺活 , 老师们拿捏着汉语的肌理 , 像匠人造像一般 , 小心翼翼地为学生们勾出眉间的白毫 。 而成败只在毫厘之间 , 一盏盏心火被老师们点燃 , 抑或熄灭 。
所以我们从最微小的可能开始 , 聊聊熟悉又陌生的语文教育 。 这里谈的语文没有太大的野心 , 都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会遇到的点点滴滴 。
1.
语文的任务是揭开语言的密码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任务 , 语文的任务是揭开语言的密码 。 当然 , 语言的背后是人 , 毕竟最早的老师孔子就说过:“不知言 , 无以知人 。 ”但别着急 , 既然“人”其实是许多学科共同的目的地 , 那语文借以到达的路径总有其独到之处 。
钱理群先生谈语文教育时 , 说“语文要给孩子以梦 , 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 。 其立意未尝不高瞻远瞩 , 但难免有些空洞华丽 。 梦固然美好 , 却也最易破碎 。 很难想象从小学到中学的十二年间不停造梦的语文课 , 也让人忍不住想追问“精神的底子”如何在每一天的教学中铺就 。
其实 , 过去几十年传统的语文教育起码看起来秉持着与钱先生类似的信念 。 但若下盘不稳 , 结果如何 , 我们也都心知肚明 。 廉价的修辞 , 华丽空洞的语言泡沫在每一篇不知所云的“优秀范文”中弥漫 , 与这样的教育理念似乎不无关系 。
钱先生的语文观念与他的学术理路类似 , 是从百死千难的生命中体验而来 , 不可无一 , 似难有二 。

教育|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近来又有一些观点退到另一个极端 , 语文就是要训练逻辑 , 培养人的思辨能力 。 语文教育的极则是一篇篇说理明白 , 无懈可击的议论文 。 学了语文就能洞察世事 , 议论风生 。
这一方面实在太过招摇 , 自期过甚 , 揽了许多社会科学的活计 , 如果缺乏端正的态度 , 未必不沦为一两个流行理论的卖弄者 。 另一面 , 从司马相如摇身一变成了韩非子 , 也实在刻薄寡恩 。
人类的语言生活不是意见发言机 , 如果不能借语言读出、写出情仇爱恨 , 我们又将何处藏身?
不妨回到我们熟知的语文教学上 , 看看我们曾经想做什么 。 回首每个人的中小学生涯 , 很多人都会批评语文教学中的固定套路 。 比如分析修辞手法、给文章分段 , 总结中心思想 , 最后还可能会重复性地抄写课文若干遍 。 这些看似陈腐、毫无意义的教育环节构成了我们最大的“语文梦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