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 二 )


但它们也曾肩负重要的使命 , 要向我们打开语言所有的秘密 。 只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慢慢被磨穿了精神 , 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 。
老派的老师们尚在重复堆叠 , 年轻的老师们不断尝试挣脱躯壳 , 却也常常徘徊困顿 , 语文课不教这些就一定要信马由缰么?毕竟 , 在培养老师的大学里 , 甚至师范大学里也快要把为何如此教学的原因忘得差不多了 。
2.
语文教育的每一个手段 ,
应当是活生生的 , 有着具体目的的
先从修辞手法开始 , 修辞是语言的魔法 。 比喻构成了语言的基石 , 即便是最恶滥的比喻也曾经是人类思维的小小迸发 。 “发令枪一响 ,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脱缰的野马一样冲了出去” , 当这个句子第一次来到人类语言世界时 , 也曾新鲜生动 , 满怀自信 , 动感十足 , 一往无前 。
但在一个个既没有见过箭 , 也没有摸过马的小学生作文本里 , 语言渐渐干枯 , 成了毫无意义的废话 。
盲目地从一段段文字中寻找各种修辞手法 , 比喻、拟人、排比 , 贴上标签 , 就心满意足 , 才是一种教育的惰习 。更危险的是 , 让人以为表达的成败在于是否使用了修辞 , 而不是修辞究竟表达了什么 。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并不是因为月光洁白 , 轻柔得像霜一样 , 虚伪地玩弄辞藻 , 就成为了一个好比喻 。 而是这是人真实的心理 , 独在异乡的诗人感到冷了 , 他看见了地上的一层白色 , 他觉得这应该是霜吧 。 但仔细看来 , 却并不是 , 只是洒下的月光 。
月光只是月光 , 周围的空气也还没到霜降的温度 , 但诗人的心比空气与月色更冷 , 他要寻找一点温暖 。 于是乡思轰然袭来 , 他低下头去 , 沉溺在对故乡的回忆之中 。 这个“霜”字 , 是全诗的动机 , 也是那个瞬间的密码 。 老师应该是给我们解开秘密的人 。
无论如何 , 修辞的使用都是为了让意图被表达得更为清晰、精准、生动 , 而不是相反 。 因此只有当日常语言实在无法描写对象、传达感受、解释的时候 , 我们才会借助修辞 , 被精准使用的修辞才有真实的意义 。

教育|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试想一下 , 若把“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 改成“一切帝国主义都像纸老虎一样” , 气势就不那么足了吧?这还不够 , 改成:“一切帝国主义都只是张牙舞爪 , 看起来厉害 , 其实不堪一击”如何?
所以 , 修辞在精准传达意图的同时 , 也制造幻觉 。 不管帝国主义本来如何 , 当年听见这句话的许多人就真的觉得它是paper tiger了 。
再说分段和总结中心思想 。 这自然是一套思维训练 , 是为了告诉我们好的文章是有层次、有肌理的 。 这些操练应该像手术一样解剖开前人的文章 , 打开内在的脉络 , 看到他们是怎么展开自己的表达的 。
每一句话都在说一个清晰的小意思 , 上一句启发着下一句 , 下一句子延展着上一句 , 彼此支撑 , 合起来构成一个大一点的意义 , 成为段落 。
段落之所以成为段落 , 就因为其内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单元 , 是表达层次的终止 。 而段落之间又有着意脉的关联 , 因此 , 全文整体才会神完气足 , 形成完整的意义组织 。
这不仅仅是阅读的手段 , 也实际上是在试图教会学生写作的办法 。 事件、情绪、感觉、思考可能都是复杂的、一时间涌起的 , 千回百转 , 千头万绪 。 但语言就是线性的 , 它逼着你把那些事件、情绪、感觉、思考理成一个头绪 。
不要紧 , 慢慢来 , 事情一点点理 , 道理一层层讲 。 一句话讲清一件事 , 一篇文章讲明白一个道理 , 而文章是要分段的 , 这就是一篇作文的使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