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 四 )



教育|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这不仅仅是理解 , 也是尊重与谦逊 。 语文教学中有一个经典的难题 , 似乎许多学生都会提出 , 也让不少老师犯愁 。
鲁迅在《秋夜》中写出了这样的句子:“在我的后园 ,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 一株是枣树 ,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 ”难道他就不能写我的后园有两棵枣树么 , 鲁迅是不是一个病句制造者 , 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写?
其实只要稍微自谦 , 觉得鲁迅对汉语的运用能力远在我们之上 , 就可以发现:他绝不是不会写“我家墙外有两棵枣树”这种正确而无聊的句子 。
鲁迅分明是用两个分句模拟了目光的迟疑 , 作者突然发现周围的世界开始变得陌生 。 生涩的目光遇上了坚硬的枣木枝桠 , 这还只是序奏 , 接下来这双眼睛要领着读者进入那个光怪陆离的星空 。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 , 奇怪而高 , 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 。 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 , 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 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 , 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 , 冷眼 。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 , 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 , 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上 。 ”
所以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因为他是鲁迅 , 所以能这么写” , 而正好相反 , 是“正因为他能这么写 , 所以才是鲁迅 。 ”如果你知道要表达什么 , 也大可以这么去写 。
尊重不仅仅是尊重伟人 , 也意味着尊重常人 , 理解他们的爱、期待与痛苦 。 如此我们才能理解 , 为什么《项脊轩记》中最后一句看似闲闲一笔却感人至深 。 “庭有枇杷树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今已亭亭如盖矣 。 ”
那是一段跨越十数年 , 与自我的重逢 。 项脊轩中的少年归有光 , 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 攻苦食淡 , 立志要光宗耀祖 。 可几十年来马齿徒增 , 几经颠沛 , 终于一事无成 , 周遭亲人一个个离去 。 整理旧日文稿时 , 突然看见少年时的壮志 , 不免感慨人生实艰 , 当年种种妄念 , 回头看来 , 既苦涩又荒唐 , 却又无可奈何 。

教育|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普通人的生命就是这样 , 期待往往落空 , 努力不见得会有回报 , 所爱未必长久相伴 。 而庭前碧树 , 岁岁枯荣 , 看似无情 , 却又能增些许慰藉 。 这不仅仅是归有光的经历 , 也往往是学生们将会面对的人生 。
语文想让他理解 , 这个草木荣悴 , 歌哭无常的世界中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 却又面临着类似的爱与死 , 借由语言得以交流 , 彼此安慰 。
【教育|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语文教会我们因谦逊而尊重 , 因尊重而理解 , 因理解而同情 , 这不仅仅是面对书本时的的态度 , 自然也会迁移到对人的态度 , 去理解每个人在具体处境上的不得不然 , 这才是人和人之间可能对话的基础 。
而在严肃而广泛的阅读后 , 经历了不同的人生、思考与情感 。 语文当然也会逼使人反躬自省 , 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 , 这是每个具体生命的坐标 , 来自于独立个体的真诚理解 , 生命体验 。
这远比任何一个老师强加的空洞理念 , 要重要得多 , 或许也正是当代教育中最为珍稀的东西 。
尾声.
语文只是轻声邀请我们 ,
生活在一片可以相互理解的天空之下
太多的教育在摆弄空洞的理论与名词 , 板起面孔教训人 , 炫耀洞见 , 又把更多的人裹挟在这些名词的洪流里 , 拼命抓住一点 , 武装自己 , 继续这场炫耀的接力赛 。 但须知 , 名词只是世界的表征 , 并不能代替世界本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