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有人负重有人“划水”,大学生“小组讨论”为何令人烦恼( 二 )


从团体层面看 , 小组讨论“划水”行为涉及组织行为学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
社会惰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时 , 不如单独工作时那么努力 。 小组的出现使责任分散 , 由于结果无法归因到具体某个人身上 , 导致个体投入与群体产出的关系模糊不清 。
还有一种可能是组员本身对团队组织缺乏认同感 , 从而影响工作投入 , 不愿意为团队的最终结果去付出努力 。 因此 , 团队领导角色和团体制度都很重要 , 张晓蕾博士建议:“如果小组设计一些好的团队建设活动 , 能够改善同学的团队认同感 , 提升投入 , ‘划水’的现象也可以适当减轻 。 ”
目标不同 , “求同存异”是王道
毕业于金融学专业的张杨对于大学期间小组讨论只有一个态度——佛系 , “这种小组作业肯定挂不了 , 及格就行” 。 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 , 在小组讨论中 , 张杨总是习惯于扮演跟随者的角色 , 从不主动当组长 , 也不会提出建设性意见 , 原因是提了建议 , 活儿就是自己的了 。 “建议一般都会与组长的想法不一致 , 这样组长可能会想 , 你提建议为啥你不当组长” 。
张杨总结 , 小组讨论中 , 有的人想得高分 , 有的人只想及格 , 不同的想法在一起 , 小组分数却一致 , 明显对想得高分的人不利 。 当不同想法的人被迫组在一起 , “划水”就容易出现 , “尤其是当你的室友或哥们儿不干活 , 情况更尴尬 , 出于情面你也要带一下” 。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副研究员夏翠翠说 , 学生时代的小组讨论一定程度上和职场合作存在差别 。 职场的小组合作中 , 每位组员的既定角色和职责十分明确 , 而学生时代的小组讨论 , 最多区分出组长和组员的角色 , 每个人具体做什么、任务有哪些 , 都需等待小组成立之后才定义 , 这会导致组内权责不清晰 。 “这也许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 也可能导致一些冲突” 。
小组要共同工作 , 就需要一个共同目标 。 小组讨论存在的挑战 , 在于有时候共同目标较难达成 。 夏翠翠认为 , 在这种情况下 , 小组内部需要作出妥协 。 “或许我们的目标真的不一样 , 但在小组内无法强迫对方和自己价值观相同 , 这时 , 求同存异、解决冲突就格外重要 。 可以尊重彼此的目标 , 接受彼此的贡献部分 , 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协助双方达成各自的目标 。 ”
互相理解 , 尊重表达 , 掌握合作关系的“度”
“校园小组讨论的一个特点 , 还在于同学之间的私下关系也被包含其中 , 这也有别于职业化的工作氛围 。 ”张晓蕾指出 , 有时候学生在合作中 , 对关系的考虑会多于对工作的把握 , 这对于组内角色分工、领导者能力、教师培养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杨灵感慨 , 自己有时候作为小组组长 , 由于组员的不主动 , 自己常常为提高效率 , 以一己之力扛下全局 。 “意见提得太多 , 对方内心可能会觉得我一直在否定他 , 容易把关系搞僵 。 ”
杨灵总结 , 在小组讨论中开诚布公 , 掌握好人际交往的“度”非常重要 。 在最初大家不熟悉的情况下 , 指出问题容易被认为是针对“人”的 , 是“对我有意见” 。 “可以在小组讨论前定一个合约:合作期间的任何谈话都是基于观点本身 , 不是基于个人评价 , 有啥说啥 。 观点碰撞更能激发小组的创造力 , 在这个共识之下 , 就会有一些高质量的合作产生 。 ”
社会学专业的陈初心则有一套统筹小组讨论的“独门绝学” 。 每次讨论前 , 作为组长的她会提前把任务划分、完成时间都一一说清楚 , 然后再让组员们认领角色和任务 。 尽量分配得公平合理 , 时间也预留出修改的余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