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思维型教研赋能成长,教师如何实现专业蜕变?( 三 )


哈新区附小在课程教学改革中 , 始终坚持以学科为载体 , 重视学科组建设 , 落实思维型教学 。 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 , 学校设立学科名师工作坊 , 为教师学科教学的专业发展提供学习平台 。
例如在语文学科中 , 李文斌老师引领的语文名师工作室着力于通过教学思考力、文本解读力和综合实践力“三力合围”打造思维型语文课堂 , 利用基础模块、核心导向、专题研修、引擎推动四个层级来达到“三力合围”的效果 。

团队|思维型教研赋能成长,教师如何实现专业蜕变?
文章图片

例如在专题研修这一层级 , 工作室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聚焦唤醒五官识字 , 创生五感识字的活动 , 即借用五感识字的教学方法 。
第二阶段为唤醒五官识字 , 创生五感读写 , 主要指向由识字到读写的转化过程 。
第三阶段是把握寓言文体 , 构建阅读思维 , 即结合古诗文中的阅读思维进行整体构建 。
第四阶段是汲古人智慧 , 习阅读思维 , 就是指向阅读思维 。
通过整体设计落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 。

团队|思维型教研赋能成长,教师如何实现专业蜕变?
文章图片

“学做思研” ,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思维型教学引导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 为了更加有效地落实思维型教学 , 哈新区附小在实践和探索中 , 推行思行合一的师训理念 , 通过“学做思研”的研训模式实现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 尝试形成一套提升教师思维型教学能力的体系 。
王京校长指出:
“学”指教师在集体教研活动正式开展之前 , 一定要经历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做”是把学习的结果呈现出来 , 迁移到教学案例当中;
“思”就是教师在课例分享之后的自我反思;
“研”是教师之间智慧的碰撞与分享过程 。

团队|思维型教研赋能成长,教师如何实现专业蜕变?
文章图片
▲哈新区附小教研活动
为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 哈新区附小依托思维型教学理论 , 按照“学做研思”的研训模式 , 以教学能力提升为目标 , 基于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提问能力、互动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五大主题来组织教师的培训和教研 。
学校循序渐进地开展主题性的教研活动 , 把每个主题分布在两个月内进行 , 为教师提供学习内容 , 开展理论学习 , 进行典型案例剖析 , 通过以班级为实验田进行情景模拟 , 最后反思问题 , 在团队教研中交流 。
在这个过程中 , 学校特别关注新上岗教师的教研活动 , 每一学期 , 都会组织教师职业规划、新上岗教师培训、师徒结对等活动 , 提供新上岗教师的起步观摩平台 , 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 , 促进专业成长 。

团队|思维型教研赋能成长,教师如何实现专业蜕变?
文章图片
▲哈新区附小教研活动
与此同时 , 为了鼓励教师的个人发展 , 助推思维型教学的有效实施 , 哈新区附小挑选出22位不同阶段的教师进行重点打造 , 其中3年以下教龄的教师6人 , 3-5年教龄的教师5人 , 6-10年教龄的教师6人 , 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5人 。
这些教师由导师团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 并从自身角度和学生培养角度出发做出近期、中期、长期的个人成长规划 。 之后 , 教师们会将规划录制成微课 , 上传至校内学习空间 , 以供其他教师交流学习 , 在交流学习中深化教师对思维型教学的理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