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所创作的现代诗 。该诗描写了一位徘徊于悠长、狭窄、阴沉的雨巷的独行者,期待碰到一位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巷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雨巷》教案
《雨巷》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
㈠说教材 。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内心的落寞、惆怅的情绪 。
《雨巷》编排在必修1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于精读课文 。第一单元还选取了毛泽东、郭沫若、徐志摩几位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 。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符合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受到诗歌美的熏陶 。
㈡教学目标 。
⑴知识与能力 。

①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
② 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
③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介绍与《雨巷》相关的资料,能够开阔眼界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
⑵过程与方法
①本诗教学按“走进雨巷 激趣导入→彷徨雨巷 熟读顿悟→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的过程进行 。
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
③通过介绍《雨巷》的衍生艺术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发散思维 。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
②通过推荐《雨巷》的衍生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感情 。
㈢教法与学法 。
⑴教法 。
①情境教学法。情境导入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营造与课文一致的氛围 。
②导读与诵读法
《语文新课标》提到朗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朗诵有利于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朗诵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通过朗诵,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
③交流与讨论法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与讨论中,就能很快突破重难点,在意向和象征意义中寻找到沟通两者的桥梁 。
④ 拓展与迁移法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拓展与迁移,指点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动手得到更深刻的审美体验,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

《雨巷》赏析
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 。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 。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帐,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 。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有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 。(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这些诘难和论断,对于《雨巷》来说,未免过于简单和苛刻了 。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 。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 。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 。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 。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里流动 。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 。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 。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