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语文劝学课件 劝学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劝学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
3.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
教学 重点、难点
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学习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
教学准备:

多媒体播音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一、 导入:
在学习方面,不少同学存在着疑惑 。没关系,荀子的《劝学》也许可以帮我们解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 。(板书)
二、 作者简介、解题
1、 关于荀子这个人和《荀子》这本书 。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 。

《劝学》背诵与练习
《劝学》
[背原文——谨防易错字]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明文意——定位检索区间]
①段:揭示中心论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
②段:以生动的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
③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强调学习可以使人超越自身局限,弥补不足 。

④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 。
背后练
1.填一句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个道理 。
(2)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多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 。
(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
2.填两句
(4)《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
(5)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 。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8)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荀子·劝学》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