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
5.结合课后练习(一)中的(2),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 。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 。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 。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 。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
板书: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齐读 。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
《兰亭集序》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 。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 。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 。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
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的重点,一是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谊认的情理之美;二是品味优美语句,感受古文的语言之美 。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
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
1、诵读法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2、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
三、说学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推荐阅读
- 兰亭集序沪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评讲2021
- 最新语文与作文复习教案
-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第15课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
-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 2021年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老师版
- 2022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2022年份语文教案老师版上册
- 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021年讲义教案设计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视频 小学人教版公开课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