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作者


羌村三首作者

文章插图
羌村三首作者杜甫 。
《羌村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这组诗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 , 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北)探家时所作 。
第一首诗着重写诗人初到家惊喜的情况;
第二首诗写诗人得还家以后的矛盾心情;
第三首诗写邻人的携酒慰问 , 通过父老们的话 , 反映出广大人民的生活 。
三首诗内容各异 , 从三个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 , 客观真实地再现了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 , 构成了一组“还乡三部曲” , 也构成一幅“唐代乱离图” 。
全诗熔叙事、抒情、写景于一炉 , 结构严谨 , 语言质朴 , 集中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 , 字子美 , 自号少陵野老 , 世称杜少陵 。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天宝(唐玄宗年号 , 742—756)中到长安 , 仕进无门 , 困顿了十年 , 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 , 他流亡颠沛 , 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后弃官西行 , 入蜀定居成都 ,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 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 。
晚年举家东迁 , 途中留滞夔州二年 , 出三峡 , 漂泊鄂、湘一带 , 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 , 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 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 , 人格高尚 , 诗艺精湛 , 被奉为“诗圣” 。
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 , 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 , 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 , 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羌村三首》古诗阅读及赏析 ,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羌村三首
杜甫
其一
峥嵘赤云西② , 日脚下平地③ 。
柴门鸟雀噪 , 归客千里至④ 。
妻孥怪我在⑤ , 惊定还拭泪 。
世乱遭飘荡 , 生还偶然遂⑥ 。
邻人满墙头 , 感叹亦歔欷⑦ 。
夜阑更秉烛⑧ , 相对如梦寐 。
注释
①此三篇选自杜甫《杜工部集》 。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闰八月 , 杜甫从凤翔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亲 , 这三首诗写于回鄜州之后 。羌村 , 在鄜州郊外 , 因羌族人多 , 故称羌村 。杜甫家人寄居在这里 。
②峥嵘 , 本形容山高峻 , 这里借状云层重叠突起的样子 。
③日脚 , 云缝中透出的太阳光 。
④归客 , 杜甫自称 。
⑤妻孥(nu奴) , 妻与子 , 这里偏重指妻 。怪我在 , 惊讶我还活着 。
⑥遂 , 达到 , 如愿 。
⑦歔欷(xu xi虚希) , 哽咽 , 抽泣 。
⑧夜阑 , 夜深 。更 , 再 , 又 。秉烛 , 本指持烛 , 此处指点燃蜡烛 。
译文
西天布满重峦叠嶂似的红云 , 阳光透过云脚斜射在地面上 。
经过千里跋涉到了家门 , 目睹萧瑟的柴门和鸟雀的聒噪 , 好生萧条啊!
妻子和孩子们没想到我还活着 , 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 。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 , 能够活着回来 , 确实有些偶然 。
邻居闻讯而来 , 围观的人在矮墙后挤得满满的 , 无不感慨叹息 。
夜很深了 , 夫妻相对而坐 , 仿佛在梦中 , 不敢相信这都是真的 。
其二
晚岁迫偷生① , 还家少欢趣 。
娇儿不离膝 , 畏我复却去② 。
忆昔好追凉③ , 故绕池边树 。
萧萧北风劲 , 抚事煎百虑④ 。
赖知禾黍收⑤ , 已觉糟床注⑥ 。
如今足斟酌⑦ , 且用慰迟暮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