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到来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小暑节气传统习俗以及养生攻略最新,欢迎阅读!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小暑后头伏传统习俗1:给牛改善饮食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 。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 。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
小暑后头伏传统习俗2:贴三伏贴
【小暑节气传统习俗以及养生攻略】头伏第一天,市民排队贴“伏贴” 。三伏贴是民间的一种老习俗,据说,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利用这一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但并不是说“伏贴”可以包治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宜贴“伏贴”,阴虚火旺、皮肤病、恶性肿瘤、急性咽喉炎、强过敏体质等患者就不宜采用中药贴敷疗法进行治疗 。
小暑后头伏传统习俗3:头伏吃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 。
小暑后头伏传统习俗4:伏日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 。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 。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
小暑后头伏传统习俗5:伏天吃鸡
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 。在烧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这就是初伏吃鸡的科学道理 。
小暑后头伏传统习俗6:头伏吃馄饨
上海一直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风俗,所以在毫无胃口的燥热夏季,来一碗加花生酱、少许酱油和醋调味的冷馄饨来拌食,冰凉惬意的同时也令人食欲大增 。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混沌”谐音 。盘古开天,混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 。
小暑后头伏传统习俗7:头伏萝卜二伏菜
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 。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 。
小暑后头伏传统习俗8:六月六晒伏
“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
小暑后头伏传统习俗9:入伏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当地人认为此法能“以热治热、发汗排毒” 。
小暑吃什么食物养生
1.黄鳝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最近一段时间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
2.绿豆芽
常吃绿豆芽,能清肠胃,解热毒,利湿热,洁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临床上用绿豆芽煎汤治疗疖疮、烫伤等外伤感染 。绿豆芽中含有的核黄素可用来治疗口腔溃疡,还能调五脏、通经脉、解诸毒,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 。
3.藕
我国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 。早在清咸丰年间,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 。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 。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
推荐阅读
- 今年圣诞节哪天 圣诞节哪天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养生知识
- 小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食物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和禁忌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养生秘笈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养生秘诀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养生要点
- 小暑时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传统食物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