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确实得到了一种金属态的黑色物质 , 这种黑色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 , 因此克拉普罗特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 。1789年9月4日 , 克拉普罗特报告了自己的发现 , 题目是“乌拉尼特(Uranit)——一种新的半金属” 。
他之所以将“新元素”命名为“乌拉尼特” , 是为了纪念八年前新行星——天王星(Uranus)的发现 。次年 , 克拉普罗特将“新元素”改称为铀(Uranium) , 他说:“我根据类推法将该新金属的名称由乌拉尼特改为铀” , 于是铀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
这种“新元素”的发现确实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兴趣 , 不少人对它进行了研究 。但实际上 , “新元素”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 。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 , 竟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 。克拉普罗特本人一直到死 , 仍然深信自己发现并分离出了铀元素 。
曾有少数人对克拉普罗特的结论表示过怀疑 , 认为“乌拉尼特”可能是一种化合物 。例如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采利乌斯 , 就曾试图用纯钾来还原“乌拉尼特” , 但末成功;同一时期 , 阿弗维特逊也曾用氢来还原“乌拉尼特”以及铀和钾的一种二元氯化物 , 但得到的最终产品依然是“乌拉尼特” 。
直到1841年 , 法国化学家佩里戈特才揭开了“乌拉尼特”的秘密 , 证实“乌拉尼特”确是铀的化合物而不是元素铀 。佩里戈特将“乌拉尼特”同碳一起加热 , 并通入氯气 , 从而得到一种升华出来的氯化铀结晶体 。
奇怪的是 , 生成氯化铀所消耗的“乌拉尼特”和氯气的总量竟是化学计算量的110% , 而且在气态产物中还含有二氧化碳 。这说明 , “乌拉尼特”原来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
证实这一结论的实验有很多 , 例如使四氯化铀水解 , 得到的产物是“乌拉尼特”和氯化氢 , 这表示“乌拉尼特”是化合物而不是元素 。为了得到元素铀 , 佩里戈特采用的也是钾还原法 。
但他是还原四氯化铀 , 而不象贝采利乌斯那样还原“乌拉尼特” 。佩里戈特将四氯化铀同钾放一起 , 放在白金坩锅中加热 。
因为需要将反应物加热到白热状态 , 所以这是一个有危险的实验 。为了谨慎起见 , 他把一只小白金坩锅放在一只大白金坩锅里 , 当小坩锅中的物质开始反应的时候 , 便立刻把火源熄灭 , 以免金属钾从白金坩锅中飞溅出来 , 发生事故 。
等到激烈的反应变得和缓了 , 再对白金坩锅加强热 , 以除去其中所剩余的钾 , 并使已被还原出来的铀聚结 。待到冷却后 , 用水将其中所含的氯化钾溶解而除去 。
结果 , 在留下的黑色残渣中找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铀颗粒 。至此 , 一种新的化学元素铀——化学元素中的“天王星”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孕育 , 才真正诞生了 。
1789年克拉普罗特发现含铀化合物“乌拉尼特”的时候 , 已知的化学元素还只有25种;但是到1841年佩里戈特制得真正的元素铀的时候 , 已知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55种 。这么多的元素 , 重量有轻有重 , 性质千差万别 , 真好似一团乱麻 。
但是化学家深信物质世界是秩序井然的 , 因此他们一直试图透过表面的混乱现象 , 从元素的特性中找出某种内在的规律性来 。1869年 , 已知化学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62种 ,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终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 把当时象一团乱麻似的杂乱无章的元素理出了一个头绪 。
他发现 , 随着元素原子量的增加 , 元素的性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 这就是著名的元素周期律 。两年后门捷列夫加以充实改进的周期表 , 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 , 与现代的周期表已相差无几了 。
在编制周期表时 , 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比它的原子量更为重要 , 因此当某一元素的性质与它的根据原子量排列的顺序有冲突时时 , 他便不顾当时公认的原子量 , 大胆地把它的位置调换一下 。例如碲和碘的原子量 , 当时测定的值分别是128和127 , 如果按原子量排列 , 碲应该排在碘的后面 。
推荐阅读
- 有趣的科学小知识 化工有趣小知识
- 初中化学波尔多液化学方程式 波尔多液化学方程式
- 化学常识题 兴趣化学常识
- 高一趣味化学小知识 趣味化学小知识微信公众号
- 硫酸钙化学式怎么写 硫酸钙化学式
- 高一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上学期 高一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氮气化学式为什么是N2 氮气化学式
- 碘液遇淀粉颜色变化是化学反应吗 碘液遇淀粉颜色变化
- 苏打的化学式和小苏打的化学式 小苏打的化学式
- 趣味语文小知识 介绍语文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