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讲课视频 高三地理评讲课教案( 七 )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附属部分就不能称为天体,如地球大气、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等 。
我们前面讲过,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这就是宇宙的运动性 。
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只要有了质量,就会相互吸引 。而如果天体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就形成天体系统 。那么是否所有的天体都属于天体系统呢?不,只有那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的天体才能称为天体系统 。
目前,人们将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月球绕地球运行构成地月系,九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流星、彗星、小行星和星际气体和尘埃等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又和跟太阳系相似的其他一些恒星系构成银河系,而银河系又和河外星系(简称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这是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 。
讲了上述的内容,同学们不免要问: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这就涉及到宇宙的起源及演化 。
关于宇宙的起源,我国有盘古开天劈地的传说,西方则有“上帝创造宇宙”的信仰 。我国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是这样的:“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盘古出,而天地分,阳清者为天,阴浊者为地……盘古日长万八千丈,天日高万八千丈,地日厚万八千丈 。”这与我们现代天文学家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思想上十分接近 。
宇宙大爆炸的观点认为: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 。此时,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 。由于高温,这些物质极不稳定 。在150亿年前的某个时刻,宇宙突然爆炸膨胀开来,这些物质迅速向外辐射出去,刹那间,宇宙空间扩大了1029倍,温度亦随着宇宙的膨胀而迅速下降 。当温度下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或衰变,或与质子结合成重H(氢)、He(氦)的原子核,原子核继而捕获电子,早期化学元素开始形成 。当温度继续下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弱,此时,宇宙主要物质是气态的,之后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期间,也有一些已经形成的恒星爆炸成星云或进一步塌缩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以及膨胀成红巨星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
因此,我们说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变的历史 。作为整体的宇宙,也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 。
<板书>
4、宇宙的运动性
(1)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
天体系统层次:(见文中)
(2)宇宙的演化: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
Ⅲ、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暂时讲到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学习“宇宙中的地球”部分 。请同学们做好预习,并着重掌握前面所学的各种天体的特征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
(来源:原创作品)
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
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 。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
板书: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