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课程思政如何由“样板房”变成“新常态”( 二 )


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
灵活供给配置课程思政要素
一是完善课程体系 。 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 体现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指南与教案设计上 , 贯穿课堂教学、研讨交流、实验实训实践等各环节 , 整体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和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 。 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 , 明确课堂教学要求 , 建立课程思政操作建议规程 , 通过随堂听课、督导督查、评课比课等活动 , 加强课程教学的督导与监管 , 及时跟进课堂中的学情和教情 。
二是开发转化教学内容 。 结合培养方案 , 根据课程特点 , 基于教材深入梳理教学内容 , 围绕重点、难点内容 , 依托区域资源、学校特色、学生专业、学科行业 , 联系时代特点、社会热点、学生现实进行内容上的深度开发 。 结合教师能力特长、性格兴趣、研究方向等组成团队 ,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分散整合 。 坚持面向需求 , 把握需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 结合时代特点、学生所处阶段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调整 。 关注学生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 , 注重知识“迁移” , 为学生成长发展奠基 。
三是创新教学方法 。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注重启发引导和体验参与 。 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生活方式 , 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模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 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
解决“有什么”与“给什么”:
加大配套投入支持保障
一是加强资源配置建设 。 在课堂教学场地建设、教师教学科研办公条件等方面强化投入 , 建设适用课程思政教学的场地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 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条件 , 为教师教学、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环境 , 让教师倾情投入 。
二是注重激发教师动力活力 。 发挥荣誉激励作用 , 在评优评奖中加大对课程思政教学侧重 , 加大扶持力度 。 开展课程思政评比创建示范观摩活动 , 坚持以赛促教 , 评选、推广先进典型 , 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 , 带动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 强化舆论引导 , 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舆论环境 。
三是打造学科支撑平台 。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院建设 , 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 , 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学科支撑 , 为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学理支撑 。 加强教学教研团队建设 , 设立课程思政专项课题 ,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 , 引导教师开展专题攻关 , 破解课程思政建设难点问题 , 以研究促教学 。
(作者单位系武汉纺织大学;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YBZFS20191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5日第6版
【评价|课程思政如何由“样板房”变成“新常态”】作者:刘戈 凌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