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优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理论、实施策略、操作指南


操作|优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理论、实施策略、操作指南
文章图片

对于老师来说 ,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 对于它都有自己的体会 。
拿我采访过的老师们举例子 , 对于合作学习积极的体会有“团队帮助我思考得更全面”“战胜拖延”“同伴互学使得效率提升”等 。
偏消极的体会也有不少 , 比如说“总有人会在合作中偷懒 , 有‘搭便车’的行为”“团队沟通成本过高 , 意见总是难以达成统一”“评估学习结果特别困难 , 不知道如何打分”……
因此 , 面对合作学习 , 我非常能理解老师们常常用半开玩笑似的口吻讲道 , “合作学习就像一盒巧克力 , 谁也不知道打开之后 , 里边的口味究竟是怎样的 。 “
的确 , 优质的合作学习行为不会凭空发生 。
本文将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什么是合作学习?如何落实合作学习?以此来系统地介绍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 应该了解的合作学习相关理论、实施策略和操作指南 。
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
我认为 , 一线教师至少应该理解合作学习的三点价值 。
合作学习提供了培养学生合作素养的机会 。 而合作素养 , 早在1996年OECD(经合组织)提出的报告中就表明——“在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里 , 能够跟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地合作 。 合作 , 是未来人才所需的核心素养之一 。 ”
所以 , 从人的长期发展角度 , 学生在学习中 , 需要不断地调用合作的技能 , 如果能够在学校中就培养出扎实的合作素养 , 那么将有助于他们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 。
例如大学生找工作 , 面试时有一个“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 , 让应聘者组建小组展开合作 , 以观察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 。 可见 , 合作是一个人需要具备的核心技能 。
其次 , 从心理过程的角度 , 合作学习也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心理体验 。 相较于独立学习者容易在复杂的学习任务中放弃 , 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者则更可能完成 , 因为他们从同伴的身上获取了心理能量(Psychological Power) 。
拿减肥来说 , 一个人减肥非常难 , 如果和朋友们一起减肥 , 大家相互鼓励 , 相互督促 , 就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
合作学习的学习者也更容易积极投注(PositiveCathexis) , 去鼓励、激发他人的积极学习的行为 。 如果是自我学习 , 可以不用同他人互动 , 但如果在小组里 , 遇到困难 , 就会自然而然地鼓励别人 。 大家相互学习 , 共同成长 。
合作学习的学习者也更倾向于开启替代性心态(Substitutability) , 去思考如何替代他人完成相应的任务部分 。
当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后 , 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 , 会站在不同组员的视角思考问题:“他的任务如何完成得更好?”从而开启学生心理或认知上的收获 。
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者还容易建设一个可塑性的心态(Inducibility) , 他们被他人影响和影响他人的开放程度显著地提高了 。
在小组学习的场景下 , 易营造安全、平等、舒适的氛围 , 彼此间的信任感将有所增加 。 这正是学生开展学习、学到知识、改变自身的前提 。
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组队以达成共同的目标的学习方式 。 常见的合作学习的类型有三种:正式的合作学习(Formal Cooperative Learning)、非正式的合作学习(InformalCooperative Learning)、合作学习小组(Cooperative Base Group) 。
在教师的求学或从教生涯中 , 一定亲身体验过这三种类型的合作学习 , 我尝试用一个新闻写作的例子来说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