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关于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低年段教学的若干建议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分四个学段:第一至第三学段为小学阶段 , 第四学段为初中阶段 。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每册编排8个单元 , 每个单元一般包括识字课、课文及思考练习题和语文园地 。 一年级上册与其他三册略有不同 , 增加了入学教育、汉语拼音两部分内容 。
重视发挥汉语拼音的“拐棍”作用
汉语拼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帮助识字、帮助阅读、帮助学习普通话三个方面 。 在低年段 , 拼音的这三个功能起到了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拐棍”作用 。
充分用好情境图帮助学生建立字母音与形之间的联系 。 教学发音 , 可以利用“看图”“示范”“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 , 让学生观察、模仿 , 掌握要领 , 形成技能 。 图能示形 , 教材内的情境图 , 提示了拼音字母的音或形 , 可以利用插图帮助记忆 , 建立字母音与形之间的联系 。
编儿歌、顺口溜是拼音教学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 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内容编儿歌、顺口溜 , 如“小ü 见大y , 脱帽行个礼 , 去掉两点还读ü” 。 也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常见事物 , 如“桃”含有复韵母ao , 帮助学生建立字母音与形之间的联系 。 每幅情境图都包含着一个故事 ,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 看图说话 , 从中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和音节 , 将发展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学习拼音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
坚持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 。 教科书呈现的都是经过精心选择、与儿童口语联系密切的生活常用音节 。 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带调音节说说词语或句子 , 加强拼音与日常生活用语、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 促进口头语言的发展 。 同时 , 重视利用学生已经认识的汉字音节学习拼音 , 将学习拼音、学习普通话、积累词语、发展语言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
例如 , 教学拼音第10课 , 声母与带调的韵母ao、ou、iu拼读 , 可以利用识字单元中学会的“口、手、鸟、六、九”等熟字 , 帮助学生练习拼读 。 通过出示生字—生字注音—尝试拼读这几个教学步骤 , 引导学生体会音节拼读的过程 。 其他音节也可以让学生先圈画复韵母 , 然后把声母和复韵母放在一起拼读 。 比如 , 教学生字“小” , 可鼓励学生说生活中有哪些“小”的事物 , 再将学过的字组成词语让学生认读 , 如“小鸟、小手、小妹妹” , 还可以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简单的句子 , 如“树上有一只小鸟” , 通过在不同语境中复现 , 巩固记忆字形 , 积累词句 , 发展语言 。
把握好拼音部分识字、儿歌教学的目标要求 。 拼音部分要求认识的字 , 只要求认识(即能读正确 , 结合语言环境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 。 教学时不需要做字形分析 , 应鼓励学生整体识记 。
例如 , 教学拼音第13课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中的儿歌《过马路》时 , 应鼓励学生借助拼音完整地朗读儿歌 。 可以提示学生自主拼读时 , 遇到不会读的音节可以圈出来再想一想 , 如果实在拼读不出来 , 再请教老师或同学 。 还可以设置纠错的教学环节 , 让学生听辨老师的后鼻韵母发音是否到位 。 教学时 , 教师应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 而应将精力集中在重点、难点 , 以及本班学生掌握得比较薄弱的地方 。
夯实识字写字的基础
识字写字 , 学词学句 , 是低年段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 并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始终 。
识字写字的编排特点 。 识字写字遵循“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 , 使低年段学生尽可能地多认字 , 提前阅读 。 识字课力求形式多样 , 生动有趣 , 体现多种识字方法 , 渗透汉字文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