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评价有力量 师幼共成长

OBE(成果导向教育)是以预期的学习产出(教育目标)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结构模式 。 对于幼儿园教育中目标预设性较强的活动(如大组或小组教学活动) , 可以运用OBE理念来进行评价 。
基于OBE理念 ,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应聚焦预期幼儿获得的学习经验(即教育活动目标) , 通过活动目标的审议、评价记录表的设计、幼儿表征记录、评价信息的综合分析 , 判断每名幼儿和全班幼儿的活动目标达成度 , 理解和分析幼儿的学习过程 , 诊断幼儿的学习问题 , 并进行后续调整 。 在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相互推动的螺旋式运动中 , 达到持续改进课程教学、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效果 。
我们以幼儿园大班“大玩家”主题下“洞洞洞”单元中“哪里有洞”活动为例 , 来展现基于OBE理念的教育活动评价的操作步骤与运行机制 。
定义学习产出 明晰评价重点
OBE理念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 , 强调对预期“学习产出”的清晰定义 , 聚焦幼儿通过特定活动可获得的关键经验 。 为此 , 教师首先对教材上“哪里有洞”原本的活动目标进行审视与调整 , 以便更加精准地定义通过该活动预期本班幼儿可以获得的“学习产出” 。 “大玩家”主题指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的发展 , 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社会领域的发展指标 , 教师将“哪里有洞”活动目标1调整为“对周围的各种洞感兴趣 , 主动寻找和发现各种洞 , 探究洞洞的秘密”;将活动目标2调整为“尝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 记录分享自己对洞洞的发现” 。
接下来 , 基于活动目标对其上位课程目标(主题/单元目标)的支撑度分析 , 筛选出应该聚焦的关键活动目标作为评价的重点 , 以便进行后续的评价任务设计 。 依据预先设计的判断标准 , 活动目标对上位的主题/单元目标的支撑度大致可以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 一般而言 , 对上位的主题/单元目标有高支撑度的活动目标 , 必须进行评价设计 , 低支撑度的目标可以忽略不计 , 中支撑度的目标酌情决定是否进行评价 。 以年级组为单位 , 每位教师对“哪里有洞”目标进行独立分析汇总 。 通过支撑度分析可知 , “哪里有洞”教学活动的目标1对“洞洞洞”单元目标“善于观察、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各种洞洞;知道洞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具有高支撑度 。 因此 , 教师主要围绕目标1展开评价任务设计 。
评价记录表是孩子们主动探索的支架和交流分享的媒介 , 其设计应聚焦关键目标、反映核心经验 , 记录方式应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符号表征能力 , 同时需要关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时机、可操作性等问题 。 “哪里有洞”活动需要小组合作找洞并进行记录 , 教师设计了开放式的评价记录表 , 给予较多留白 , 没有结构性框架的束缚 , 让每个小组将合作寻找到的洞洞都画在纸上 , 以便呈现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多样化学习经验信息 。
【评价|评价有力量 师幼共成长】在本次活动实施过程中 , 共有14个小组(全班28名幼儿两两合作)进行了洞洞的寻找与记录 。 14组孩子呈现在记录表上的内容是评价信息的重要来源 , 也是教师判断关键活动目标是否达成、幼儿的思维/学习过程特征的重要依据 。
分析评价信息 , 评估学习产出
活动实施过程(实现“学习产出”)和收集评价信息(幼儿的表征记录)的过程往往是同步的 。 收集幼儿的表征记录后 , 教师需要设计评价信息综合分析表 。 评价信息综合分析表的设计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 , 充分挖掘评价信息 , 进行多角度分析;第二 , 量化信息与质性信息的提取相结合;第三 , 聚焦关键学习目标达成度分析 , 反映幼儿是否获得预期的核心经验(学到了什么);第四 , 确定适宜的评价标准 , 分析幼儿的核心经验水平(学得怎么样);第五 , 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与学习品质(如何学习);第六 , 评价信息的分析与后续课程计划、教学策略的调整决策相关联(搭建学与教的桥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