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授课同步教案参考( 二 )


3、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
史实补充: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 。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 。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 。秦用商君,东地至河 。”“东至河” 。即秦得河西之地 。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 。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1、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 。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 。这是从总体上看 。
2、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
3、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 。“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这是第一次合从 。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 。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 。这是第二次合从 。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 。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 。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
背诵要求:
1、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
2、“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 。)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
二、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
2、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 。(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
3、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⑴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
⑵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 。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2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背景 。
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
3、了解沙皇统治下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
教学重点:了解背景,熟记文学常识 。
教学难点:理清层次并准确概括层意 。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小说,塑造了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花和尚鲁智深;聪明敏感的千金小姐林黛玉;温柔善良的水生嫂;受封建压迫的苦命的祥林嫂;可悲可叹的孔乙己;中举发疯的范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免不了打上时代的烙印 。今天,我们还要学_这样一位被时代烙印了的人——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