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教版高一语文教材新编授课教案五篇( 二 )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破灭 , 弊在赂秦 , 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 , 围绕着中心论点 , 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 , “赂秦而力亏 , 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 , 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
一二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 , 总领全文 , 并提出两个分论点 , 引发下文的议论 。
接下来 , 围绕着两个分论点 , 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
第三段 , 围绕着第一个分论点 , 结合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 。对于三个赂秦的国家 , 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
第一个小层 , “秦以攻取之外 , ……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 , 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 , 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 , 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
第二小层 , “思厥先祖父 ,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至于- , 理固宜然” , 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 , 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 , 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赂秦求和适得其反 , 奉之弥繁 , 侵之愈急 。
第三小层 , “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 , 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
我们注意到 , 在论证过程中 , 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 , 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 , 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 , 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 , 还有 , 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 , 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 , 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
其中 , 祖祖辈辈筚路蓝缕 , 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 , 子孙后代软弱无能 , 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
同时 , 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 , 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 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
第四段 , 围绕着第二个分论点 , 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 , 作者分层论证 , 也分了三个小层 。
第一小层 , 讲齐国灭亡的原因 。五国灭亡了 , 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
第二小层 , 合说燕、赵义不赂秦 , 敢于用兵抵抗 , 最终战败而亡 , 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 , 但原因主要是 ,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孤立无援 , 灭亡是诚不得已 。
第三小层 , 总说六国 , 提出假设 , 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
其中 , 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 , 或从另一个角度换个说法 , 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
三四两节论述是结合历史事实展开的 , 和一二节相比 , 可以发现是不同的 , 一二节在展开论证的时候 , 是分析其中的道理 , 如为什么弊在赂秦呢 , 其中的道理是 , 赂秦而力亏 , 国力亏损 , 逐步灭亡 。不赂者以赂者丧 , 道理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 , 不能独自保存 , 被逐个歼灭了 。我们把三四节这种论证方法叫事实论证 , 也叫事例论证看 , 而把一二节这种方法 , 叫道理论证 。实际上 ,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经常结合使用 。
接下来 , 第5、6节 , 总结历史教训 , 点明写作意图 。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 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 。从假设的角度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 , 举贤任能 , 团结一心 , 同仇敌忾 , 共御外辱 , 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 , 不敢轻举妄动 。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 , 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 , 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
最后一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 , 自然过渡 , 接下去 , 第6节 , 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