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教版高一语文教材新编授课教案五篇

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 ,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 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 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 。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1
《六国论》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 , 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 , 二十七 , 始发奋 , 读书籍” , 这个苏老泉 , 就是苏洵 , 号老泉 。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 , 博览群书 , 潜心钻研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 , 语言晓畅 , 雄辩有力 , 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佑年间 , 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 , 一时名动京城 , 文人争相模仿 ,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 。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 。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国论》 , 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三、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 , 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广阔的天下 , 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北宋 , 北宋当权者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 , 采取下策 , 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 比六国还不如了 。采取下策 , 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 , 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
苏洵说的是“苟” , 如果 , 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 , 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 , 败多胜少 , 到北宋中期 , 军费开支浩大 , 财政入不敷出 , 社会矛盾尖锐 , 政治上-- , 军事上骄堕无能 , 外交上极端软弱 。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 , 契丹大举进攻 , 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 , 威胁宋都 , 宰相寇准力主抗辽 , 宋打了胜仗 , 北宋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 , 与之订立了“渊之盟” , 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 , 丝绢20万匹 。1042年 , 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 , 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 , 丝绢10万匹 。1044年 , 为了停战求和 , 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 , 丝绢10万匹 , 茶叶3万斤 。
这样-的结果 , 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 ,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 极大地损伤了国力 , 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 , 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六国赂秦求和 , 国力亏损 , 最终-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 , 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
说到底 , 苏洵评论六国的灭亡 , 是为了借古讽今 , 针砭时弊 , 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

苏洵在文中说 , “苟” , 如果 , 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 , 把批判的锋芒收一收 , 便于统治者接受 。
当世社会黑暗 , 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 , 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 , 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
六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 , 就在一个“赂”字 , 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 , 不言自明 , 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 。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
我们说 ,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 , 《六国论》就是一篇史论 , 论的什么史 , 论的目的是什么 , 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都清楚了 ,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 , 他是怎样论的 , 六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