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重点语文课必修教案指南( 八 )


6.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4段 。
读后简述:这一段记述一些琐事 , 写作者为项脊轩能长时期维持原状而感到欣慰 。
7.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5、6段(即最后两节) 。
读后讲解: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一段 , 怀念死去的妻子 , 是可悲事之四 。
提问:在写法上与上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因为都是怀旧 , 所以情调和谐 。怀念亡妻 , 同样是抓住了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 。例如 , “吾妻来归 , 时至轩中 , 从余问古事 , 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 ,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 且何谓阁子也?’”等等 。
接着问:请再想一想 , 写法上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可写之事很多 , 但只写与项脊轩有关的事情 , 可见选材之严 , 取材之精 。“吾妻归宁 , 述诸小妹语……”更是生动 , 一种天真无邪的情态 , 跃然纸上 。
继续讲解:文中没有“相亲相爱”或“相敬如宾”之类字眼 , 而伉丽深情自见 。这种写法 , 是以当年小夫妻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来衬托今日丧偶的悲哀 。补写的这一段 , 就文意看 , 写到“自后余多在外 , 不常居” , 也可以收束全篇了 , 不意下文又起波澜 , 转而写庭中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 , 使文章的余韵悠然不尽 。亭亭 , 高高耸立的样子 。盖 , 伞 。
提问:写感情 , 可以明写 , 也可以暗写 。试联系上文举例说明 。
明确:明写 , 如第一段里的“珊珊可爱” , 第2段末的“令人长号不自禁”等;暗写 , 如第2段里的“某所 , 而母立于兹”和本段的“今已亭亭如盖矣”等 。暗写的好处是含而不露 , 耐人寻味 。
继续讲解:这个结尾 , 是画龙点睛之笔 , 睹物思人 , 抒发了物在人亡的感慨 , 使读者回味不尽 , 对项脊轩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 。
8.集体朗读课文第2、3、4、5、6段 。
小结:以上6段是第二部分 , 写可悲事 , 着重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遗事 , 绘形绘声 , 颇能打动读者之心 。
三、课文总结:
在这篇抒情散文中 , 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 , 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 , 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 。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 , 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 , 看来似乎信手拈来 , 散漫无章 , 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 , 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 , 三者融为一体 , 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 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 。或喜或悲之情 , 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 , 曲尽其妙 。作者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而情意缠绵动人 , 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 , 尽传人物的神情、仪态 。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题一 。
2.背诵全文 。
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 , 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
3、 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 , 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 , 学会抓住关键词语 , 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 , 做到纲张目举 , 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
3、 设计思考题 ,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 ,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
【教学难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