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重点语文课必修教案指南( 六 )


课时分配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解与作家作品
要求学生看注解① , 教师补充:《项脊轩志》是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 。项脊轩 , 书斋名 , 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 , 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 , 有纪念意义 。
归有光自幼苦读 , 九岁能属文 , 但仕途不利 , 35岁才中举人 , 其后二十余年 , 八次会试不第 。于是移居嘉定安亭江上 , 读书讲学 。他的学生很多 , 称他为“震川先生” 。到60岁才中进士 , 授县令职 。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 , 但他博览群书 , 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 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 , 但有他自己的特色 。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 , 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 , 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 , 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 , 所以感染力很强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项脊轩志》 , 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 。
二、朗读课文 , 疏通文意 。
1.教师范读 , 正音 。
补充注音:
2.补充注释:
(1)不能得日:得到阳光 。
(2)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听得到 。
(3)日过午已昏:屋里光线昏暗 。
(4)庭阶寂寂:少有人迹 。
(5)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
(6)凡再变矣:凡 , 总共;再:两次 。
(7)相为应答:为她做出回答 。
(8)何竟日默默在此:整天 。
3.学生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 , 疏通文意 , 教师串行答疑 , 对共性问题课堂上加以讲解 。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
2.课后练习二、三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
1.订正课后练习二、三 。
2.请学生朗读课文 , 为背诵做准备 。
二、讲读课文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
提问:文章开头 , 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
明确:①写项脊轩的小:旧称“阁子” , “室仅方丈 , 可容一人居” , 容 , 容纳;②接着写旧:直接点明是“百年老屋”;③写破漏:“尘泥渗确 , 雨泽下注” , 以至于“每移案 , 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④写阴暗;“北向 , 不能得日 , 日过午已昏” 。
教师点拨:这样写 , 形象而具体 , 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特别是“每移案 , 顾视无可置者”一句 , 尤为生动 。屋顶上东也漏 , 西也漏 , 每次搬动书桌 , 看来看去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 , 显得有点狼狈 。
提问:作者对这样的书斋 , 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的呢?
明确:作者并没有嫌弃它 , 鄙薄它 , 相反 , 对它却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 。
教师点拨:开头这样写 , 还有一个作用 , 就是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 , 使人感到他的小小书斋 , 颇有情趣 , 十分可爱 , 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 以便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
提问: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
明确:变得不漏、不暗了 。辟 , 开 。垣墙 , 在院子周围筑起了墙 。庭院里又种植了兰、桂、竹等花木 , 原有的栏桅 , “亦遂增胜” , 也就此增添了光彩 。
提问:在这样环境里读书 , 你觉得如何?(问题提出后并不要求学生回答 , 而让大家反复朗读下面几句来加深体会 。这几句是:“借书满架 , 僵仰啸歌 , 冥然兀坐 , 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 , 小鸟时来啄食 , 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 , 明月半墙 , 桂影斑驳 , 风移影动 , 珊珊可爱 。”读后由教师讲解 。)
“借书满架” , 足见轩中人的好学 , 书未必真的都是借来的 。“偃仰啸歌” , 见课文注释、 , 这是就字面意思解释 。其实这是极写读书之乐 , 只有当读书有所得的时候 , 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 。至于作者为什么一会儿又“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呢?显然又是在进一步考虑书中的问题 , 有更大收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