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老花分不清楚 老花看着像远视但远不是那么回事( 二 )



远视老花分不清楚 老花看着像远视但远不是那么回事

文章插图

远视又是怎么回事呢?
远视通常都是由于眼睛结构异常所致 。 幼儿由于眼球尚未发育充分,眼球前后径较短,物体尚未成像便到达视网膜,也成不了清晰的像 。 因此,7岁以下是远视眼的高发年龄 。 为了看清近处物体,睫状肌需要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使晶状体松弛达到足够的屈光力,因此远视眼容易出现眼疲劳 。 远视度数较大时,由于睫状肌过度紧张,双眼反射性会聚,长期如此容易发展成内斜视,即“斗鸡眼” 。
300度以下的轻度远视一般不需要矫正,但有视疲劳症状或出现内斜视者,则应尽早配凸透镜矫正 。 凸透镜有汇聚光线的作用,所以度数是正的,可以弥补远视眼所缺乏的屈光力 。 度数较高的学龄前儿童远视者,也要及早验光配镜 。 但随年龄增长,眼球发育,要每年重新验一次光,及时减低镜片的度数,以适应需要 。
老花,看着像远视,但远不是那么回事
近视和远视多是由于眼球前后径异常所致,而老视则完全是因为晶状体屈光能力减退 。 老花眼学名老视,是指晶状体随年龄增长,弹性变差,睫状肌再怎么紧张也不能使它松弛;或者是睫状肌本身老化,也不怎么紧张得起来了 。 于是晶状体那1000多度的调节能力会每5年丢失50~100度,造成看近处时调节能力不够,总得不到足够的屈光力,物体尚未成像便到达视网膜,也需要配戴凸透镜补充屈光力来矫正 。
远视和老视看似矫正方法都一样,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 远视多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而老视是晶状体和睫状肌老化,屈光力减退所致 。 远视常发生在儿童,通常矫正度数逐年降低,度数不高时不论看近看远都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获得清晰的物像;而老视一般都发生在中老年人,矫正度数随年龄逐年增长,并且由于调节能力的下降,即使度数不高,近到一定距离的物体也不能通过自身调节看清,必须移远一些 。

远视老花分不清楚 老花看着像远视但远不是那么回事

文章插图

得了近视,老了就不会老花了吗?
从上面的文字中,睿智的你肯定也明白了,人可以不近视,不远视,但逃不过老视 。 那得了近视,老了就不需要戴老花镜了吗?这个得看情况 。 如果年轻的时候近视度数比较低,比如有个50~100度的近视,平时也习惯不戴眼镜,那么恭喜你 。 在同龄人开始配戴老花镜的时候,你需要配戴老花镜的时间会比他们晚5~10年 。 因为你“储备”的近视的屈光力可以抵消部分老视所损失的屈光力,但随年龄增长可能还是需要佩戴老花镜 。
对于高度近视者来说就比较惨 。 因为近视和老视的发病机制并不能相互抵消,所以在出现老视症状、需要配戴老花镜的年龄,你在看远处时仍然需要配戴近视眼镜,只是近视度数可能会减少些 。 在看近处时,由于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的人需要摘掉近视眼镜观看,有的人需要换成一副近视度数较低的眼镜来矫正,有的人甚至会需要再带上一副老花眼镜 。 也就是说,高度近视者在出现老视后,由于眼睛调节范围变窄了,很可能看远看近都不清楚,需要两副近视度数不同的眼镜来矫正屈光问题,甚至一副近视镜,一副老花镜 。 而且,近视度数看似变浅了,但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并不减少 。
结论:谣言破解 。 人可以不近视,不远视,但逃不过老视 。 近视和老视的发病机制并不能相互抵消,所以到了出现老视症状的年龄,你甚至可能需要一副近视镜,一副老花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