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的冰箱长什么样( 二 )


对于更新一代的年轻人 , 听见双棒儿一词只会理解成哼哼哈兮 , 他们不知道 , 那是北京商家温情的产品设计――小朋友甲买了一只冰棍 , 拆开包装将它一分为二 , 递给旁边淌哈喇子的小朋友乙 。
北京名为冰窖的胡同不止一条 , 为了避免重名 , 1965年地名改革时改成了不同的名字――梅兰芳大剧院附近的冰洁胡同现在变成了西派国际公寓;
前门东路东侧的冰窖厂胡同如今是一处工地;前海南沿的白米北巷内的什刹海冰窖现为私人会馆;位于德胜门外大街西侧的冰窖口胡同已变成宽敞的大街 , 82岁的张世明大爷对采访人员说“我是五八年搬到这边来的 , 那时还经常见到人们到护城河去采冰 。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 , 那个土窖就改成一个仓库了 , 十多年前仓库也拆了” 。
【揭秘中国古代的冰箱长什么样】古代雪池冰窖 御用冰窖储冰400年
沿着景山西街向南走 , 到陟山门街右转 , 步行几十米便会看到位于马路北侧的雪池胡同 。 走进胡同口就会看到不远处有一个低矮的房屋 , 房屋的地上部分只有两三米高 , 屋顶拱顶出脊成人字形分水 , 与附近的民居显得格格不入 。
北海公园管理处的师宗海副园长介绍说雪池冰窖建于万历年间(1573年) , 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 是皇家的御用冰窖 。 当时冬季采北海之冰储存起来 , 备皇室冷藏肉类、果品、蔬菜和暑期防暑降温之用 。
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冰窖由个人承包 , 负责供应国民政府及逊清皇室 。 1925年 , 北海开放为公园 , 之后雪池冰窖就由北海公园管理和经营 , 1972年 , 雪池冰窖宣告停用 , 共计储冰399年 。
早年雪池冰窖共有六座 , 由西向东依次编号 , 目前只留存了5号和6号 。 师宗海副园长介绍 , 雪池冰窖共修缮过三次 , 前两次改造和修缮是在1961年和1968年 , 当时冰窖还在使用 。
最近一次是在2006年对残存的5号和6号两个冰窖进行修缮维护 。 修复后冰窖便不对外开放 , 由专人24小时值班看护 。
恭俭冰窖的内间摆着一张由两块长木板(据说是以前运冰的跳板)拼成的桌子 。
北海公园管理处负责看守雪池冰窖的工作人员说 , 冰窖内的温度常年保持在16℃左右 。
最大古冰窖暂不开放
采访人员在北海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院中参观了6号雪池冰窖 。 整个冰窖长约25米 , 宽约10米 , 屋顶也为人字形起脊双坡 , 上面铺有较新的灰色瓦片 。
有些写雪池冰窖的文章称其顶铺有黄琉璃瓦 , 但管理处询问相关专家后认为雪池冰窖虽为御用冰窖 , 但其并非皇家居住办公场所 , 所以在修缮时用了削割瓦 。 采访人员也没有在冰窖周围发现有些文章中所写的“旱井”和“神殿” , 工作人员认为它们可能已被拆除或损坏 。
冰窖的正面有一个高约两米、宽约一米的拱门 , 门打开后 , 凉气逼人 。 从门口到窖底共有12级台阶 , 每级大概有一尺高 , 冰窖在地下大概有四米深 , 冰窖地面铺着约两平米大的整齐的石板 , 石板缝隙用白灰填得很实 。
冰窖的内墙面凹凸不平 , 汇合到一起成为拱顶 , 整个空间大概高十米 , 无梁无柱 。 在所进来的门对面的墙上有一个比门小些的拱形的洞 , 已用城砖填补上 , 洞的下方没有台阶 。 采访人员估算这个冰窖大概能盛2500立方米冰 , 规模可谓庞大 。
师宗海副园长称目前雪池冰窖还没有对外开放的打算 , 因为冰窖在北海公园外 , 地处居民区 , 胡同人多地窄 , 不利于游客大规模游览参观 , 所以冰窖现在以保护为主 。
恭俭冰窖 私人管理的“酒窖”
从北海公园北门沿着地安门西大街向东走不远距离 , 便可抵达路南的恭俭胡同 。 从恭俭胡同北口向南大概走两百米 , 右手边的青砖墙上嵌着两块牌子 , 一个写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一个写着“恭俭胡同五巷5号” 。 院里饭馆的工作人员拒绝接受采访 。
冰窖的门开在饭馆的西侧 , 有通往地下的台阶 , 不过这是后来添置的铁制的台阶 。 到冰窖底部后前面有一个拱形小门 , 进去后豁然开朗 。 恭俭冰窖也是无梁无柱的拱形砖窖 , 但规模不如雪池冰窖 。 整个冰窖分为南北两间 , 中间有拱形小门相通 。 外间摆着一些沙发、桌椅 , 还有一个大电视 , 西侧墙边砌有一个类似教师讲台的台阶 , 上面放着一张桌子 , 墙上还挂着白色银幕 。
墙的四周砌有很多拱形的一米多高的装有铁门的酒架 , 有几个摆有一些葡萄酒 , 铁门上还挂着写有名字的纸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