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的上册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语文的上册教案( 八 )


设计意图:在学生拼读的基础上识字,注重扩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面,指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使之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并形成能力,提高学习普通话的效率 。
四、学习儿歌
1、谈话激趣:我们把汉语拼音全部学习完了 。以后,我们就可以借助拼音读更多的诗歌和故事啦!
2、老师现在就有一首很有趣的儿歌,你想读吗?
3、学习儿歌《两只羊》 。
(1)出示儿歌,学生找出认识的字母和音节,自己读一读 。
(2)学生看图听老师范读儿歌 。
(3)领读、齐读、表演读 。(适当地加上活泼的动作)
(4)小朋友,你从儿歌中读懂了什么呢?
(5)引导思考:这两只小羊做得对不对?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
4、认识生字:羊、走、也 。
(1)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吗?
(2)给这几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
(3)你能用这几个生字各说一句话吗?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然后全班交流、评议 。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在借助拼音读儿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一谈读懂什么,有什么看法,让学生通过读,有所感悟和思考,懂得做人的道理 。
反思一
1、由扶到放,注重方法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不仅要注重知识与能力,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努力做到了能扶的扶,能放的放,采用了“先扶后放”逐步放手的方法,按照“发现—探究—实践”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究新知,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保持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挥,品味到了成功的喜悦 。
2、学以致用,走向生活 。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结束时,还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说说音节,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实践,这些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
反思二
拼音教学是基础,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又比较抽象,但还要给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拼音是识字、读书、说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所以我一定要教好,孩子也要学好 。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以下反思:
一、抓住难点,以点带面
“ang eng ing ong“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的最后一篇课文,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教学关键在于“-ng”的发音 。我在教学中对本课难点进行了准确定位 。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后鼻韵母的特点找出-ng 。接着讲清楚发音方法——嘴巴张开一点,舌头平平地往后缩,舌根部发音,鼻子出气 。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韵母叫“后鼻韵母” 。然后通过范读、领读、指名读学会发音 。在此基础上教学ang eng ing ong的发音,采用了、教、扶、放的方法,先以ang为例,先发a,滑向后鼻韵母-ng,再多形式教会学生发音 。ang eng ing ong的教法与此类似,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让出时间给学生参与实践,教师适时辅导、点拨、指正 。
二、融入游戏和多媒体教学
游戏教学法 。利用卡片,点兵点将,听读音辨韵母和声调这些游戏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白板将画面与音像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复习专列——在词中找韵母——羊羊捉虫——看图学句子——拓展训练等鲜艳多变的动漫课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巩固学习效率 。”
三、关注学生,面向全体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教学中我关注每个孩子,尤其是学困生 。让孩子觉得没被遗忘 。所以,课堂上各种形式的读是教学主线 。我设计的游戏层层升级,层层推进,发现落后者,进行查漏补缺 。
以上三个方面促使教学突破了重难点 。让学生达到会读—会认---会写----会说---会用,从而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
人无完人,课也一样,这节课同样也有缺憾:
1、过渡语不是很自然 。
2、课件操作不熟练 。“羊羊捉虫”孩子拼对一个摁一下,拼音就走了棉花就露出了笑脸,可遥控笔达不到效果我想到的是用鼠标点,却忽略了直接用手在电子白板上点 。如果直接在白版上点,可以让学生参与互动,那样课堂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

推荐阅读